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注一〉。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注一〉:五灯会元、指月录、正法眼藏为〝理〞。
禅宗正脉为〝圣〞。
编者私见以〝理〞为佳。
示清净居士(李堤举献臣)
赵州和尚云:「老僧十二时中。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余无杂用心处。」此是这老和尚真实行履处。不用作佛法禅道会。善恶皆从自心起。且道。离却举足动步思量分别外。唤甚麽作自心。自心却从甚麽处起。若识得自心起处。无边业障一时清净。种种殊胜不求而自至矣。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昔太原孚上座。讲《涅盘经》次。因广谈法身妙理。有禅者失笑。孚讲罢云:「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垂教。」禅者曰:「笑座主不识法身。」孚曰:「如此解说何处不是。」禅者曰:「请座主更说一徧。」孚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徧。」禅者曰:「不道座主说得不是。只是说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禅德当为我说。」禅者曰:「座主还信否。」孚曰:「焉敢不信。」曰:「若如是。座主暂辍讲旬日。於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下。」孚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角声忽然契悟。又德山和尚。素讲金刚般若。於般若义海靡所不通。闻南方教外别传之旨。疑其妄谬。遂担经疏特往辟之。因买点心吃处。被婆子轻轻一拶。早是疑着了也。及至一见龙潭。於吹灭纸烛处。豁然开悟。始知从前会得个佛法义理。若一毛置於太虚。一滴投於巨壑。看这二尊宿。於未悟时说底。也只是这个道理。及至情妄俱消。廓然神悟之後说底。也只是这个道理。既只是这个道理。却要悟作麽。盖未悟之人说道理。如月夜看物。已悟之人说道理。如白日看物。月夜所看底。也只是这个物。但依稀彷佛。余惑未尽。白日看底也只是这个物。惟是见彻根源。惑情顿洗。又未悟底人不曾到杭州。终日说杭州话。彼虽说得相似。其如未到何。既悟底人如已到杭州。其四方八面之境界。洞然在心目之间。虽终日不说。胸中未尝迷杭州。故佛印元禅师云:「未悟之人不可与言已悟之境。譬如生盲之人。与之言天日之清明。彼虽听而不可辨也。已悟之人。不蹈未悟之境。如睡觉之人。欲追从所梦之境不可得而复入也。」又教中谓:「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增长我见。」至若有证有悟。其证悟之理尚存乎心。教中斥之为我人。然既证既悟。苟不能忘其证悟之理。是谓法尘。是谓见刺。已悟者尚尔。而况未悟者乎。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善胜悟禅师
上堂。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心本无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梦。心法不实。莫谩追求。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到这里。三世诸佛。一大藏教。祖师言句。天下老和尚路布葛藤。尽使不着。何故。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示廓然居士(谢机宜)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盖心意识乃思量分别之窟宅也。决欲荷担此段大事因缘。请猛着精彩。把这个来为先锋去为殿後底。生死魔根一刀斫断。便是彻头时节。正当恁麽时。方用得口议心思着。何以故。第八识既除。则生死魔无处捿泊。生死魔无捿泊处。则思量分别底。浑是般若妙智。更无毫发许为我作障。所以道。「观法先後。以智分别。是非审定。不违法印。」得到这个田地了。尽作聪明。尽说道理。皆是大寂灭、大究竟、大解脱境界。更非他物。故盘山云:「全心即佛。全佛即人。」是也。未得如是。直须行住坐卧勿令心意识得其便。久久纯熟。自然不着用力排遣矣。思之。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青原信禅师
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後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或问:「悟心之後有履践否。」幻曰:「此说难於措言也。所云悟心者。心不自心。悟从何得。悟既不立。心亦无心。心无其心。纵观虚空万象有无情等。觌体混融。欲觅一毫自他彼此之相。了不可得。於不可得处。无缚无脱。不取不舍。离妄离真。非迷非悟。一念平等。万法皆如。复有何事可言履践哉。」或谓:「积劫无明微细染习。倘留观听未即顿消。不可无履践也。」幻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若见有纤毫情习未尽。即是悟心不圆而然也。或心悟不圆。须是扫其未圆之迹。别立生涯以期大彻可也。」其或谓:「悟心未尽。以履践尽之。如抱薪救焚。益其炽矣。古人谓「当以佛知见治之」。余不识佛知见为何事。或果与佛知见相应。则治之之说亦赘且剩矣。曰:「若然则无履践之说乎。」答曰:「兹不必预以有无履践自惑于心。请勤加鞭策。到桶底子一回脱落。其履践之有无。当有以默契于中矣。」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石头回禅师
上座。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麽人使作。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方知老汉与儞证明。山河大地与儞证明。所以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要见一物之根源。一物无处要见一物之根源〈注一〉。见得根源。源无所源。所源既非。何处不圆。诸禅德。你看老汉有甚麽胜你处。诸人有甚处不如老汉处。还会麽。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注一〉:禅宗正脉、五灯会元、续传灯录、五灯严统为〝一物无处要见一物之根源
〞。
大名高僧传为〝一物无处要见一物无处之根源〞。
五灯全书、续灯正统无〝一物无处要见一物之根源〞此句。
佛祖之道在凡夫分上。了不加损其毫发。如镜照镜。如水入水。且凡夫终於自昧而不能照烛者。病在於迷耳。所迷者何。盖久远劫来一段心光。动为妄习所蔽而不自觉。当知此迷不特迷於四大六情等。乃至读书为书迷。听教为教迷。坐禅为禅迷。持律为律迷。习定为定迷。极至悟为悟迷。证为证迷。成佛为佛迷。总而言之。但有所为皆心光之影事。苟未能遣此心於量外。空有作於机先。任伊徧将佛祖玄奥。浸渍入骨。欲脱此迷。不翅掩耳大呌求人不闻。未知其可也。於是前辈真有志於此道者。其委形骸、忘寝食、泯是非、绝憎爱。皆不期然而然。盖胸中有大於此者。一旦迷妄顿消。开豁显露。通身如倚天长剑。八面受敌曾无亏损。是岂偶然者哉。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僧思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师云:「此意极难。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云:「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师云:「有。」云:「如何即是。」师云:「汝是甚处人。」云:「幽州人。」师云:「汝还思彼处否。」云:「常思。」师云:「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底。还有许多般也无。」云:「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师云:「汝解犹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云:「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师云:「别有、别无即不堪也。」云:「到这里。作麽生即是。」师云:「据汝所解。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後自看。」礼谢之。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嵩岳慧安国师
有坦然、怀让二僧来参。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何不问自己意。」曰:「如何是自己意。」师曰:「当观密作用。」曰:「如何是密作用。」师以目开合示之。然於言下知归。让乃即谒曹谿。
(摘录自:卍续藏第 83
册
指月录)
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垂开示。」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寔有。如真正学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秖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得。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潮州大颠和尚
师上堂示众曰:「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多见时辈。只认扬眉动〈注一〉目一语一默。蓦头印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汝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见量。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待修治。何以故。应机随照泠泠自用。穷其用处了不可得。唤作妙用乃是本心。大须护持不可容易。」
(摘录自:大正藏第 51 册 景德传灯录)
〈注一〉:景德传灯录为〝动〞。
指月录、五灯会元、五灯全书、五灯严统、禅宗正脉为〝瞬〞。
汾州无业禅师
唐宪宗屡召。师皆辞疾不赴。暨穆宗即位。思一瞻礼。乃命两街僧录灵阜等。齎诏迎请。至彼作礼曰:「皇上此度恩旨。不同常时。愿和尚且顺天心。不可言疾也。」师微笑曰:「贫道何德累烦圣主。且请前行。吾从别道去矣。」乃澡身剃发。至中夜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虗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当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经云:「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跏趺而逝。
(摘录自:卍续藏第 83
册
指月录)
尽十方世界是清净法身。当体如千日并照。了无纤亳障蔽。无端为一点无明当面覆却。以故仰而观之之谓天。俯而视之之谓地。广而窥之之谓法界。以至山高水深。昼明夜暗。风动尘起。云腾鸟飞。与夫披剥万象剖析精明。欲觅所谓法身则空然无有也。由是引起分别坚执妄情。唤空作色不得。指明为暗不得。视亲作竦不得。转憎为爱不得。要识无明面目麽。只这个转不得底不欠一毫。忽有个强主张者道:「我但见空不作空。见色不作色。惟以一清净法身观之。」是亦是矣。柰何谓空谓色之见卒未能忘。又作清净法身之能观所观初未曾泯。须知只个未忘未泯底。政是根本无明。直下绞沥不乾。洗涤未净。若欲头头上明。物物上显。诚不啻隔靴抓痒也。如圆觉谓:「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於醒了无所得。」与麽说来。无明岂有实体定性可得。乃全体是清净法身也。虽然。如经中谓「及至於醒。了无所得」。还曾与麽醒也未。须知醒有二义。最初省色空等法皆自心现量。乃净法界身之影像也。如是而醒能断枝叶无明。最後见闻情尽。能所识消。不见一法是法身。不见一法非法身。是非俱泯。念念皆如。到此方断无明之根本也。然枝叶根本二种无明必欲顿断。其黑漆桶或不连底洞解三回五回。岂容心思言议而可得哉。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五泄灵默禅师远谒石头。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据坐。师便行。头随後召曰:「闍黎」。师回首。头曰:「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麽。」师言下大悟。乃折拄杖而栖止焉。
一日告众曰:「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吾今沤散。胡假兴哀。无自劳神。须存正念。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傥固违言。非吾之子。」时有僧问:「和尚向甚麽处去。」师曰:「无处去。」曰:「某甲何不见。」师曰:「非眼所覩。」〈洞山云作家〉言毕。奄然顺化。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
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什麽不能尽底去。」师曰:「贼是家亲。」曰:「既是家亲。为什麽翻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功归何所。」〈注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麽即劳而无功。」师曰:「功即不无。成而不处。」曰:「既是成功。为什麽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
(摘录自:大正藏第 51 册 景德传灯录)
〈注一〉:景德传灯录、正法眼藏为〝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
捉败。功归何所。」〞。
禅宗正脉、续古尊宿语录、五灯全书、五灯会元、五灯严统为〝师曰:「
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时如何。」师曰:「内外絶消息
。」进云「忽然捉败。功归何所。」〞。
偶观梁山石皷倡和十牛图颂〈注一〉于余杭接待庵之壁。自寻牛而至入鄽垂手。一节一节似有程限而然。思之古人立言。固是一期方便。殊不知赚累後学。例皆寻寻觅觅。做模打样曾未休息。须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三世十方见闻知觉。皆露地白牛之影子耳。多少人认此影子以为全牛。彷彷佛佛不得受用。矧乎又有向影子上觅影子。敢保终其身不见全牛也必矣。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注一〉十牛图颂:
寻牛序一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疎。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岐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覔 但闻枫树晚蝉吟
和
石皷夷和尚。
只管区区后外寻 不知脚底已泥深
几回芳草斜阳里 一曲新丰空自吟
又
坏衲琏和尚。
本无踪迹是谁寻 误入烟萝深处深
手把鼻头同归客 水边林下自沈吟
见迹序二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辩。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章离披见也麽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和。
枯木岩前差路多 草窠里辊觉非麽
脚跟若也随他去 未免当头蹉过他
又。
见牛人少覔牛多 山北山南见也麽
明暗一条来去路 个中认取别无他
见牛序三
从声得入。见处逢原。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
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和。
识得形容认得声 戴崧从此妙丹青
彻头彻尾浑相似 子细看来未十成
又。
蓦地相逢见面呈 此牛非白亦非青
点头自许微微笑 一段风光画不成
得牛序四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颂曰。
竭尽神通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和。
牢把绳头莫放渠 几多毛病未曾除
徐徐蓦鼻牵将去 且要回头识旧居
又。
芳草连天捉得渠 鼻头绳索未全除
分明照见归家路 绿水青山暂寄居
牧牛序五
前思才起。後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鎻无抑自逐人
和。
共分山林寄此身 有时亦踏马蹄尘
不曾犯者人苗稼 来往空劳背上人
又。
牧来纯熟自通身 虽在尘中不染尘
弄来却得蹉跎力 林下相进笑杀人
骑牛归家序六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羗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和。
指点前坡即是家 旋吹桐角出烟霞
忽然变作还乡曲 未必知音肯伯牙
又。
倒骑得得自归家 篛笠蓑衣带晚霞
步步清风行处稳 不将寸草挂唇牙
忘牛存人序七
法无二法。牛目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鑛。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和。
栏内无牛趂出山 烟蓑雨笠亦空闲
行歌行乐无拘系 赢得一身天地间
又。
归来何处不家山 物我相忘镇日闲
须信通玄峰顶上 个中浑不类人间
人牛俱忘序八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
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懡。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寥廓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和。
惭愧众生界已空 个中消息若为通
後无来若前无去 未审凭谁继此宗
又。
一鎚击碎太虗空 凡情无踪路不通
明月堂前风飒飒 百川无水不朝宗
返本还源序九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和。
灵机不随有无功 见色闻声岂用聋
昨夜金乌飞入海 晓天依旧一轮红
又。
用尽机关费尽功 惺惺底事不如聋
草鞋根断来时路 百鸟不啼花乱红
入鄽垂手序十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颂曰。
露胷跣足入廛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和。
者汉亲从异类来 分明马面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 万户千门尽击开
又。
袖里金鎚劈面来 胡言汉语笑盈腮
相逢若解不相识 楼阁门庭八字开
真州长芦琳禅师。上堂。拈拄杖曰:「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朕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勳不犯之处。平常活计不用踌躇。拟议之间即没交涉。」
(摘录自:大正藏第 51
册
续传灯录)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不。」泉云:「拟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师於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摘录自:嘉兴藏第 24
册
赵州和尚语录)
请问悟时消息。乃曰:「试以喻明。有人失去径寸之珠。虽百千两金。不足与较其价之轻重。使此珠不获。虽万死莫酬。其寻求之心。镂之肺肝。刻之心膂。形之梦寐。贯之见闻。念念不忘。孜孜不舍。一日不获则一日之念不休。一年不获则一年之心不废。愈不见愈精勤。益不获益勇锐。乃至情消想竭、思苦神穷。寒暑两忘、寝食俱废。积年累岁。正於无可捉摸处。蓦忽入手。圆陀陀光漾漾。其三十年驰求之心一时顿息。是谓悟也。其寻觅此珠於心剿形瘵之际。岂非参乎。忽顿现此珠於神明意朗之顷。岂非悟乎。苟不因参寻之难。安有此悟获之喜也。」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
僧问:「如何是大圆镜。」师云:「一切物着不得。」进云:「为什麽一切物着不得。」师云:「汝是一切物。还着得汝否。」
(摘录自:卍续藏第 68
册
古尊宿语录)
福州灵云志勤禅师
长生问:「混沌未分时〈注一〉。含生何来。」师曰:「如露柱怀胎。」曰:「分後如何。」师曰:「如片云点太清。」曰:「未审太清还受点也无。」师不答。曰:「恁麽则含生不来也。」师亦不答。曰:「直得纯清绝点时如何。」师曰:「犹是真常流注。」曰:「如何是真常流注。」师曰:「似镜长明。」曰:「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打破镜来。与汝相见。」
(摘录自:卍续藏第 83 册 指月录)
〈注一〉混沌未分:庄子云: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编者云:「倏忽者南来北往,往来无常也。混沌居中,一心含容,圆同太虚,倏忽往来而无碍。日凿一窍,则一精明成六和合,六根动而云兴,故七日而混沌亡。」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楞严》有是语。昔僧问琅琅。琅返是语以答之。僧顿悟玄旨。人徒知山河大地是幻。而不知清净本然亦幻也。镜光本净。物像无状而生。水体元清。月影不期而现。原夫昭昭影像所现之幻迹也。澄澄水镜能现之幻体也。幻与幻尽。觉与觉空。斯僧所以悟极也。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大洪为禅师
上堂。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纵然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勳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鄽。转身异类。不见道:「无漏国中留不住。却来烟坞卧寒沙。」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石门山慈照禅师
问:「亲到宝山求宝时如何。」师云:「求得即不中。」云:「求得後如何。」师云:「不中不中。」乃云:「拟心即差。动念即乖。不拟不动。正在死水里作活计。作麽生是衲僧转动一句。」良久云:「朝闻皷动。暮听钟声。」
(摘录自:卍续藏第 68
册
古尊宿语录)
中邑洪恩禅师
仰山问:「如何得见佛性义。」师曰:「我与汝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牕。内有一猕猴。外有猕猴。从东边唤猩猩。猩猩即应。如是六牕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曰:「适蒙和尚譬喻。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睡着。外猕猴欲与相见。又且如何。」师下绳牀执仰山手作舞曰:「猩猩与汝相见了。」
(摘录自:卍续藏第 83
册
指月录)
悟之一字。祖师门下。呼为毒药。迹尚不留。况其悟耶。今不避犯讳。藉言之。使智愚有所料拣。宗教有所分疎。行者不陷於险阻岐径。实途中助耳。
复次论禅者。有二种悟门。一者、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二者、从己分上参究得彻悟。夫解悟者力弱。彻悟者力强。解悟者。如闻人说物。彻悟者。如亲眼见物。闻见虽一。疑与不疑。实霄壤之远也。
复次。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障。一者文字障。二者理障。文字障者。如人食蜜。愈食愈甜。於十二分教。深求谛理。生死分中。了无交涉。是谓之障。理障者。於实际理地。相似了了。如通身是宝。不得实用。於生死分中。亦无交涉。是谓之障。
复次。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慢。一者我慢。二者增上慢。我慢者。谓我今已悟。众生在迷。如我见处。人所不知。由此起慢。增上慢者。谓我已入圣位。上无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由此起慢。
复次。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怯弱心。一者、我见理已极。行不能逮。贤圣位中。未得亲履实践。由此起怯弱心。二者、我见地已与佛同。实不得佛之果用。神通光明。於我何有。由此起怯弱心。
复次从文字中解。未得彻悟者。有二种安隐想。一者、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山河大地。不碍眼光。又云。圆同大虗。无欠无余。大圆体中。求其生死去来。了不可得。由此起安隐想。二者、见理虽明。不能亲证。诸教乘中。多於净土。惟念佛往生甚为妥当。由此起安隐想。
〈已上俱为禅病〉
复次。果彻悟。不为文字作解者。有二种实受用。一者、得诸佛化仪。二者、得诸佛果用。化仪者。谓诸佛净秽土中。菩萨眷属、声闻眷属、香云花云、幢幡宝葢云、及天龙八部。与我同等。无二无别。如不尔者。是未彻悟故。是理有分剂故。二者、得诸佛果用。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九十七种。及清净法身。并神通光明说法等。与我同等。无二无别。如不尔者。是未彻悟故。是理有分剂故。
复次。果彻悟。不为文字作解者。具足诸菩萨无作妙行。谓过去诸菩萨。未来诸菩萨。现在诸菩萨。不可说不可说劫数。所行玅行。谓时同、处同、身同、行同。於一刹那顷。一微尘许。悉皆具足。如不尔者。是未彻悟故。是理有分剂故。
复次果彻悟。不为文字作解者。与十二类众生。同一体性。自身入他身。他身入自身。一身入多身。多身入一身。彼世界入此世界。此世界入彼世界。世界入自身。自身入世界。入自身不见有世界。入世界不见有自身。互摄互融。无坏无杂。复於众生分中。同一悲仰。又於众生分中。起同体大悲。谓善与恶。悉无自性。皆自心现量。既无心外之境。以无作用。兴慈运悲。不妨於无性体中。而解脱无性众生也。如不尔者。是未彻悟故。是理有分剂故。
复次。果彻悟。不为文字作解者。与十二类众生。同一幻化故。谓缘生无性。生本无生。无性缘生。众生何有。实如幻化。吾与之居。如不尔者。是未彻悟故。是理有分剂故。
〈已上是悟心者实受用。非解者能知也〉
复次。从语言中作解。未得彻悟者。流出无边狂解。有以「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而生狂解。有以「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而生狂解。有以「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而生狂解。有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生狂解。有以「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而生狂解。有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生狂解。有以「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而生狂解。有以「入门便打。」而生狂解。有以「答问机缘。口头快便。」而生狂解。有以「不必参究。直下承当。」而生狂解。有以「入门便骂。」而生狂解。有以「习学诗赋词章工巧技业。」而生狂解。有以「放下又放下。开口即错。」而生狂解。嗟呼。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反成毒药。良以正法倾頺。邪魔炽盛。相续眷属。弥满世间。於生死分中留心者。不可不先烛破此虗妄境界也。更有三句葛藤。不可不为居士说破。古德云:「如何是禅。猢狲上树尾连颠。」「如何是禅。猛火着油煎。」「如何是禅。碌砖。」即此是祖师传的葛藤。然虽如是。分明向汝道。相续也大难。
(摘录自:卍续藏第 72
册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鹿城銛维那访余於太白山庵。求说禅病。余谓:「禅本无病。为参禅之人。参之不得其妙。遂致禅亦成病矣。若是大根大器。直取无上菩提种草。自然与寻常不同。日用行藏中凛凛地。直教五欲八风、四生九有、菩提涅盘、真如解脱一切法。近傍他不得。如是一切法。正是病禅之病。苟能当头坐断。内同木石。外同虗空。廓然清净。禅亦不可得。况病乎。近代宗风不竞。直指之要。往往流成戏论。踞曲彔牀。称宗匠者。要笼罩新学。以古人澈骨澈髓。为人直指句子。尽拈将来。如乡村中老教授。教年少子弟。读上大人一般。者一句是对机语。者一句是肯他不肯他语。者一句是相应带语。者一句是不落玄妙语。密地商量。以为宗旨。一个传一个。谓之传法度生。如斯鄙劣不足枚举。若果是有志檐荷者。不必求人说禅病。但自退步。向脚跟下。密密体究。岂无到家时节耶。」
(摘录自:卍续藏第 71
册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
来问:「病是众生良药。吾已识其内病矣。病知前路资粮少。吾亦深知而猛省矣。奈何四大痛苦百忧现前。虽曰坚持正念。时加猛省。或稍失照顾则被渠搅扰。其将何筞以排遣之。」余详足下所谓识病者。不过识其狂妄颠倒为内病耳。谓深知者。不过知其道业资粮之未充耳。此知此识固佳。争奈未除我相。我相未除。病根未拔。则四大苦忧之境安有排遣之分哉。应知我本非我。生本无生。身属不净。身如幻化。不净者如经云:「此身非旃檀。亦复非莲华。粪秽所长养。但从尿道出。」从生至死曰里曰外。皆不净也。其初生时不应生取一枚必死底。及其死时也只死却一枚本非我底。生则为漏粪囊。徒尔遭其负累。死则如朽败木。於我果何有哉。幻化者如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空实无华。病者妄执。能作如是观者。内外诸病皆空。夫是之谓安闲法也。祖师云:「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是也。病特八苦中之一苦耳。八苦交煎既不妨。则可谓深得其安闲法矣。然犹法在苦外。对待未忘。更须拨转目前关棙。别显格外真机。回观八苦之境总是安闲法。方许药病两忘。亲到纵横无碍解脱处也。
(摘录自:卍续藏第 70
册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道璞禅人问。《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瑞鹿安楞严云:「知见立 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 见斯即涅盘」。先师翁云:「知见无见。即无明本。知见立知。斯即涅盘」。二大老与经意是同是别。有优劣无优劣。
答颂:「三个老渠真古怪。一条拄杖搅翻天。纵使神机并妙用。优劣何曾到彼边。」
(摘录自:卍续藏第 72
册
见如元谧禅师语录)
六雪关主问:「参话头真切。不落楞严五蕴魔外 (云云)。」
师云。细观楞严。五十种魔事。不出一个着字。如「色阴明白。销落诸念」。乃至「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即此坚固妄想。便不能融化。於妄想中精研。见希奇之事。便作圣解。岂非着耶。如「不作圣解。名善境界」。不作即不着耳。又五蕴中。总以妄想二字结之。最初一着。便不能破。即此妄想。便是魔之根蔕。其根本不除。挫其枝叶。令其不生可乎。甚乃利其虗明。食彼精气。悉妄想牵合。非魔从外来。苟涉于慎护。正所谓雪上加霜。火上益油耳。如受阴中「虗明妄想」。虗明亦妄想。葢最初未到求心不有之地。非妄而何。如想阴中「融通妄想」。最初章云:「心爱圆明」。即前妄根与境融通。便生爱着。十种悉云心爱等。葢天魔从圆境中来。与爱心偶合。作无边魔业。安可救也。良以。行人最先坐断此一念。无心即无爱。无爱则着之一字何有耶。只如第九章云:「心爱入灭。贪求深空等。悉是魔业」。亦最初妄心不破。正所谓蒸沙作饭。沙非饭本也。如行阴中「幽隐妄想」。葢行阴乃迁流不止为性。故云「生灭根元。从此披露」。为想阴尽。彻见行阴中根元。悉是生灭。念念不停。行人不随生灭迁流故。得凝明正心。尔时天魔。不得其便。但於圆元中。起计度故。穷其始末。有因无因等。既有计度。亡正徧知。计之一字。从幽隐中来。文云「观彼幽清」。不能彻见源底也。如识阴中「颠倒妄想」。谓「同分生机。倐然隳裂」。「六根虗静。无复驰逸」。虗静为不驰逸。不驰逸为行阴尽耳。行阴既尽。「见闻通邻。互用清净」。故云「穷诸行空」。尚依识元。乃至精妙未圆。便生胜解。此十种悉以识心而生胜解。既作胜解。违远圆通。生诸种类矣。禅门中。善用心者。俱不相涉。思大云:「十方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度。」此是佛祖位中。留渠不住。邪魔外种。其奈尔何。欲得不受其蚀。但全身入理。不待遣、不待护。妄想念尽。则魔业自尽矣。古德云:「便好和根下一斧。免教节外又生枝。」
(摘录自:卍续藏第 72
册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来问。禅学之流有一闻而顿悟者。有久参久修而不获悟证者。其所闻所参之法有难易者耶。又有谓「时节既至。其理自彰」。然则不劳参学。但待其悟时之自至耶。余甞闻教中道:「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惟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观其反掌之喻。则取证容易。论其心垢。则非修不灭。只者灭之一字。易在刹那而难在累劫也。当知法无难易。难易在人。在人者何。由其污染有厚薄。修治有勤怠。垢灭有顿渐。是故悟证有难易。而时节有迟速远近之不同也。所云「时至理彰」者。是其参修功行既成。则心垢既灭之时至。而悟证之理自彰也。非曰不参不修而有自悟之时至也。以耕者譬之。有种时、有熟时、有脱时。种而至於熟。熟而至於脱。是其工作收成之时至也。不种而望其熟。不熟而望其脱。其可得乎。人徒见其一闻顿悟之易。而不知其未悟之先。其功行亦未甞不难也。人徒畏其久参久修之难。而不知其总是刮磨心垢。功不浪施之时也。儒典亦云「先难而後获」。苟不从事乎难。而妄希其易。则易者终不可得。而难者愈觉其难矣。是犹惰农废种而妄希熟脱。不亦难乎。望足下莫问心垢染污之厚薄。莫计悟证时节之迟速。但就所参处加功进行。颠沛造次必於是。先办一种耐勤苦之心。甘守其难。不图速効。则其顿悟之易不期至而蓦然至矣。所以道:「不因汗马奔驰力。安得全收盖代功。」(摘录自:卍续藏第 70
册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示密因上人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教中道。只是个妄明一生。便见有山河大地。妄明不生。则山河大地。无非清净本然。这个道理。教中太煞明了。当时长水难道不知。如何竟抱疑不释。往参琅琊觉。便问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琊便凭陵答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问也恁麽问。答也恁麽答。因甚长水便悟去。须知宗门中。别有长处。无非要坐断你知解。脱释你名言。令你直下领略。现量亲证。若只如教中恁麽道。虽解得十分明白。怎奈山河大地。依旧障塞眼睛。清净本然。依旧白云封褁。正如说食不能饱人。何以故。为渠只以比量识心。依着名言揣拟。如隔墙见角。比之为牛。隔山见烟。比之为火。岂是真实哉。
(摘录自:卍续藏第 72
册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司空山本净禅师
唐玄宗诏师到京。勅住白莲亭。而後召两街名僧硕学。赴内道场。与师阐扬佛理。时有远禅师。抗声谓师曰:「今对圣上。校量宗旨。应须直问直答。不假繁词。只如禅师所见。以何为道。」师曰:「无心是道。」远曰:「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师曰:「道本无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虗然。穷心既无。道凭何立。二俱虗妄。总是假名。」远曰:「禅师见〈注一〉有身心。是道已否。」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远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是道。岂不相违。」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无有。」远曰:「观禅师形质甚小。却会此理。」师曰:「大德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见相者。是大德所见。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其道」。若以相为实。穷劫不能见道。」远曰:「今请禅师。於相上说於无相。」师曰:「《净名经》云「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可会道也。」远闻语失色。逡巡避席。师有偈曰:「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复云:「一大如是。四大亦然。若明四大无主。即悟无心。若乃无心。自然契道。」
志明禅师问:「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又曰:「身心本来是道。四生十类皆有身心。亦应是道。」师曰:「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无。见闻觉知。凭何而立。穷本不有。何处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砾。」明杜口而退。师有偈曰:「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麽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注一〉见:古同「现」字。
示张太尉(益之)
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境界即当人自心现量。不动不变之体也。佛之一字向自心体上亦无着处。借此字以觉之而已。何以知之。佛者觉义。为众生无始时来不信自心现量本自具足。而随逐客尘烦恼流转三界受种种苦。故苦相现时。自心现量之体随苦流荡。故诸佛愍众生流荡之。故借佛字以觉之。既已觉则佛之一字亦无用处。佛是众生药。众生病除。则佛药无用。凡看经教及古德因缘。当如是学。
众生日用现行无明。顺无明则生欢喜。逆无明则生烦恼。佛菩萨则不然。借无明以为佛事。为众生以无明为窟宅。逆之则是破他窟宅。顺之则随其所着而诱导之。净名云:「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便是这个道理也。
此事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於此四句无用心处。方始可以提撕此个消息也。佛说「世出世间功德。无如无心功德最大而不可思议。」不见释迦老子在般若会上。问文殊师利菩萨云:「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云:「弗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如今思惟实无心想而入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後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则更无心想。常与定俱。」得到这个田地。方始可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所以佛说。无心功德直是殊胜。直是无较量处。今说无心。非如世间土木瓦石顽然无知之无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谛审观察也。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华林善觉禅师
观察使裴休访之。问曰:「还有侍者否。」师曰:「有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
示妙智居士(方敷文务德)
从上诸佛诸祖。真实为人处。先教立决定志。所谓决定志者。决欲此生心地开通。直到诸佛诸祖无障碍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无决定之志。则无决定信矣。佛不云乎:「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云:「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即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是也。在昔归宗拭眼禅师。曾有僧问:「如何是佛。」宗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僧云:「和尚诚言焉敢不信。」宗云:「只汝便是。」僧闻宗语谛审思惟。良久曰:「只某便是佛。却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目。空华乱坠。」其僧於言下忽然契悟。这僧初无决定信。闻归宗直指之言。犹怀疑惑。欲求保任。方能自信。归宗老婆心切。向他所乖执处。以金刚王宝劒。用事劈面便挥。这僧方在万仞崖头独足而立。被归宗一挥。始肯放身舍命。又罗山法宝大师。尝致问於石霜普会曰:「起灭不停时如何。」石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全清绝点去。」罗山不契。复持此语问岩头。问声未绝。被岩头震威一喝曰:「是谁起灭。」罗山於言下大悟。又教中说:「菩萨修行从初地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着。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諠诤。寂灭现前。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谓从初地至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谓不起第二念。又怕人理会不得。更引喻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度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寤。既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第八地菩萨佛心、菩萨心、菩提心、涅盘心尚不现起。况复起於世间之心。」世间心既灭。寂灭心即现前。寂灭心既现前。则尘沙诸佛所说法门一时现前矣。法门既得现前。即是寂灭真境界也。得到此境界。方可兴慈运悲作诸饶益事。是亦从决定志乘决定信。成就者也。若无决定志。则不能深入如来大寂灭海。无决定信。则於古人言句及教乘文字中不能动转。如六祖大师为江西志彻禅师说常无常义。彻问祖曰:「弟子尝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师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祖曰:「涅盘经吾昔者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麽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凡夫。外道执於邪常。诸二乘人於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於涅盘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後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此亦彻禅师决定志中。乘决定信。而感报祖师决定说之一也。又记得。安楞严看《楞严经》。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处。不觉破句读了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沈吟良久。忽然大悟。後读是经。终身如所悟。更不依经文。此亦决定志中。乘决定信。依义而不依文字之一也。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或问。间有言教与禅家直指之说同者。如《华严》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如《法华》谓:「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金刚般若》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及「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圆觉》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如《楞严》谓:「根尘同源。缚脱无二。」及知见立知等。以至诸经诸论中。其相似之语。层见叠出。亦岂待达磨直指而後然耶。幻曰。余不云乎。此文字显总持者也。苟不曾向自心中真实契证一回。徒说药不疗病也。若是真实有所契证之人。岂惟大乘经论之语能契达磨之禅。但是麤言细语。至若风声雨滴未有不与达磨所指之禅相契者。苟不能妙契自心於言象之外。但将大乘经论相似之语记忆在心。古所谓依他作解。障自悟门。又以金屑入眼。为喻甚明。宜深思之。勿自惑也。岂惟经教文字不同达磨所指之理。且如禅宗门下。自二祖安心〈注一〉、三祖忏罪〈注二〉、南岳磨甎〈注三〉、青原垂足〈注四〉。至若擎叉〈注五〉辊球〈注六〉。用棒使喝〈注七〉。及一千七百则机缘。莫不皆是八字打开。两手分付。直下更有何物为间为碍。儞若不曾向己躬下透脱得过。拟将情意识领览一个元字脚记忆在心。是谓杂毒入心。如油入面。又云:「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盖知此事无人用心处。无人着意处。无人措足处。无人下手处。直须亲向自己躬下。蹉步一踏到底。始解相应。凡咳唾掉臂。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如师子儿。不求伴侣。始知前面一千七百则。皆脱空妄语。狐涎杂毒。焉肯涉他毫发。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注一〉二祖安心: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覔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注二〉三祖忏罪:有一居士年踰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觅罪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大师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注三〉南岳磨甎:有沙门道一(即马祖也)。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麽。」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甎。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甎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甎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於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侍奉十秋。日益玄奥。
〈注四〉青原垂足:师令希迁持书与南岳让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让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沈沦。不慕诸圣解脱。」让便休。迁回至静居。师问曰:「子去未久送书达否。」迁曰:「信亦不通。书亦不达。」师曰:「作麽生。」迁举前话了。却云:「发时蒙和尚许鈯斧子。便请取。」师垂一足。迁礼拜。
〈注五〉擎叉: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却颈曰:「那个魔魅教汝出家。那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学徒鲜有对者。霍山通和尚访师。才见不礼拜。便撺入怀里。师拊通背三下。通起拍手曰:「师兄。三千里外赚我来。三千里外赚我来。」便回。
〈注六〉辊球:雪峰义存禅师上堂。众集定。师辊出木球。玄沙遂捉来安旧处。又一日。师因玄沙来。三个一时辊出。沙便作偃倒势。师曰:「寻常用几个。」曰:「三即一。一即三。」
〈注七〉用棒使喝:编者云:临济宗接机常用棒喝。古徳有济宗四喝、八棒之别,亦属方便之言,不若中峰禅师直言「用棒使喝已是八字打开。两手分付。」探囊取物,但在来机。
济宗四喝
临济一日问僧:「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麽生会。」僧拟议。济便喝。
济宗八棒
一.触令支玄棒。
二.接机从正棒。
三.靠玄伤正棒。
四.印顺宗旨棒。
五.取验虗实棒。
六.盲枷瞎棒。
七.苦责愚痴棒。
八.埽除凡圣棒。
参学之人大须子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师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学人便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出善知识前。善知识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善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善知识更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呼为宾看宾。大德。山僧如是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或问:「善恶二言已尝闻矣。谓善恶之理世或未能辨。有以鞭笞怒骂为恶。能忍是恶而不加报者为善。有以持刃杀人为恶。以顺受其害而不形诸念虑者为善。有以淫荡暴乱贪多务得为恶。以安舒静默斋戒诵持为善」。幻曰:「斯说皆善恶之迹也。谓理则未然也。使尽言善恶之理无他。凡起念动心。所期之事无大小无优劣。但欲利人皆善也。唯欲利己皆恶也。事或可以利人。虽怒骂摈斥皆善也。事或可以利己。虽安徐承顺皆恶也。以故圣贤垂教立化。汲汲於济世而无食息之暇者。皆至善之心也。惟众人反是。虽圣贤其衣冠。文藻其言行。苟不有利人之心。已不胜其恶矣。况暴怒之气摇动而不息者乎。以若所为而望善之一言。犹隔霄壤。岂至道云乎哉。」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并州承天嵩禅师
上堂云:「全众生之佛性寂寂涅盘。便得心心寂照。法法虗融。物物是道。佛佛密契。祖祖潜通。三世坦然。十方不泯。只为众生不了。迷己认他。便乃尘劳扰扰。妄想攀缘。即相离真。迷己逐物。都为一念不觉。便见空里花生。不觉眼中有翳。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觉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所以经云:「诸法如是生。诸法如是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谁复释迦、毗卢、文殊、普贤。是有是无。若道是有。作何面目。若道是无。诸上座向什麽处行立。诸上座。何不外遗於法界。内脱於身心。心不系身。身如虗空。身不系心。心同法界。且道唤作虗空即是。唤作法界即是。若唤作虗空。又不与诸人说话。若唤作法界。三界无法。何处求心。衲僧分上还怎生得。若於本分。犹是葛藤。」
(摘录自:卍续藏第 68
册
古尊宿语录)
更有一般底。说「静是根本。悟是枝叶」。静得久自然悟去。山僧敢道他乱道。又引「净极光通达」为证。且莫错会好。先圣不奈何说个「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譬如良医应病与药。如今不信有妙悟底。返道「悟是建立」。岂非以药为病乎。世间文章技艺。尚要悟门。然後得其精妙。况出世间法。只恁麽了得。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跳得两跳後。更与一拶。便去不得。盖卒未能拚身舍命。所以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後再苏。欺君不得」。莫道无恁麽事。尝记得张无尽有言:「先佛所说。於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是真实义。法华会上。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文佛。过去佛现在佛同坐一处。实有如是事。非谓表法。」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得法华三昧。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山僧常爱。老杲和尚每提唱及此。未尝不欢喜踊跃。以手摇曳曰:「真个有恁麽事。不是表法。」
(摘录自:大正藏第 47
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者
师寻往西京受戒。唐景龙年中。却归曹谿。阅大藏经。於内六处有疑。问於六祖。第一问戒定慧曰:「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慧因何处起。所见不通流。」祖曰:「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注一〉义。真似骑驴更觅驴。」祖曰:「前念恶业本无。後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後代人天不久。汝今正听吾言。吾即本无今有。」第三问:「将生灭却灭。将灭灭却生。不了生灭义。所见似聋盲。」祖曰:「将生灭却灭。令人不执性。将灭灭却生。令人心离境。未即离二边。自除生灭病。」第四问:「先顿而後渐。先渐而後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迷闷。」祖曰:「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第五问:「先定後慧。先慧後定。定慧後初。何生为正。」祖曰:「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於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先。双修自心正。」第六问:「先佛而後法。先法而後佛。佛法本根源。起从何处出。」祖曰:「说即先佛而後法。听即先法而後佛。若论佛法本根源。一切众生心里出。」
(摘录自:卍续藏第 80 册 五灯会元)
〈注一〉:五灯会元、传灯录、五灯全书、五灯严统为〝无〞。
禅宗正脉为〝何〞。
或问:「佛菩萨皆具神通。此神通还属修证否。」幻曰:「神通亦属修证。亦不属修证也。夫神通者。是诸佛菩萨於久远劫中纯以四无量心六波罗密及种种善行之所熏习而然也。言属修证者。苟不因如上种种熏习则不具也。言不属修证者。当知佛菩萨所行诸波罗密及众善功德等。非为求具神通而然。乃其大悲熏心本已愿行之当然者。使佛菩萨苟有一念欲求神通。则当头被此一念障住。纵尽修诸善行等。皆成有漏之因。安得具此自在解脱变化之神通耶。或未曾契证诸佛心宗及种种无作愿行而至。自余二乘小果及外道等。亦各有神通变化。非神通也。乃幻力变现皆有作思惟成就。实显异惑众之生灭因也。夫佛菩萨大悲熏心。无作愿力所现之神通殊胜与法性平等。虽於一毛孔现出百千光明百千庄严。具充塞法界随其欲乐皆获满足。而佛菩萨解脱心中不见有具是神通者。亦不见有现是神通者。亦不见有依是神通而获受用满足者。何以知之。盖神通与法性平等。然法性无一异自他能所分别之差。则知神通亦尔也。」或谓:「佛菩萨神通不可谓之全不属修证。若果不属修证则凡夫缘何不有耶。」幻曰:「凡夫於法性之神通亦未尝不具。而凡夫及异类皆昧略而不自知也。但凡夫阙於无作愿行诸波罗密所证之威德庄严之神通耳。前不云乎佛菩萨以大悲熏心而然。非为求神通设也。请以喻明之。世有造十大恶业不思忏悔之众生。此人命终由业力故直入地狱受种种苦。此人政当造业时。但为迷妄入心。恣情而作。决不曾有一念谓我业熟时决入地狱也。盖地狱无自性。亦无实法。乃由自己妄业之所致尔。当知佛菩萨解脱神通亦无自性亦无实法。寔由戒定慧诸波罗密等成熟之所至尔。复何疑哉。」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或问:「禅者有不断恶。不修善。不舍贪瞋痴。不习戒定慧。是谓一性平等之说。有诸。」幻曰:「此余平生深欲辩而未暇也。今既有所问。当略而言之。夫达磨悟诸佛心宗。不与外道二乘同辙。惟一心法界中。无佛无众生。至於生死涅盘。皆名剩语。又何恶可断。何善可修。及舍贪等。而习戒定耶。今之学禅者於一心之要旨曾未悟入。遽以此极理之谈窃为己见。妄兴狂解。恣逐凡情。破坏律仪。自投笼槛。是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若必欲要知断恶修善之底蕴。不必广寻文义。但只勤究自心。究到无可究处。心眼洞开。始知恶之可断不可断。善之可修不可修等。当如哑子得梦。所以极理之谈者。谓恶与贪等。皆是自心。则自心无可断可舍之理。所以云。不必断。不必舍也。」或谓:「既曰不必断与舍。则行之可无碍乎」。幻曰:「尔作是说。诚佛祖之所哀矜而不已者。谓恶贪等皆是自心。尚不许起心断。又焉得许伊起心行之也。」或曰:「今虽悟知恶贪等是自心。既不许断又不许行。其恶贪等必向何处安着。」幻曰:「尔甚惑也。当知一切恶业及贪瞋痴。与无明烦恼种种尘劳等。俱无自性。皆由迷自心故。依妄而有。如水因寒结而为冰。此心既悟。则诸妄乘其所悟而消。如冰因慧日所照。复化为水。既化水已。今云冰复向何处安着。此实迷中倍人也。」或谓:「某人者。已尝有所悟入。而恶贪等。对境遇缘亦犹自若。此又何如。」幻曰:「此有二种。一者、悟心未尽。诸妄尚存。苟不进修。则终归颠倒。一者、悟心已圆。洞视诸法。了如昨梦。因示现世间行。同事摄法。似有恶贪等。殊不知其真心了然超越。当知此行。或力量不及者。少加勉强。俱不免过失矣。」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或问:「永嘉以惺惺寂寂为药。昏住乱想为病。此说与达摩所传之禅如何。」余曰:「《永嘉集》中十篇大指。所明修证之说。大约取止观法门。首则息念忘尘。次则境智冥寂。至於别立观心十门。至玄至妙。深达无生。惟达摩只教人直下明取自心。此心既明。如人到家。自能随时作活。更不广引言教者。良有以也。其曲引神光处。唯言「外绝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乃可入道」。此外不闻别有言说。但真实於自心中有所契证者。则知循阶级、历涯岸。与直指之说大不侔矣。岂唯永嘉然。至若天台之三观。贤首之四法界观。皆曲尽此心之至理。使过去诸佛再现世间演说心法。逆知其无有过於此者。然不与达摩同者。盖即言教离言教之别耳。尽理言之。如《圆觉》以三观互分为二十五轮〈注一〉。及《楞严》以十八界七大性证为二十五圆通。岂止此二经。但涉经教中所陈修证法门。亦皆不与达摩所传直指之禅同途共辙也。何则。使苟涉言教。则不得为教外别传也。」或谓:「若然。则达摩之禅与诸佛言教异耶。」对曰:「我於佛祖之道。觅同相尚不可得。而何异之可见耶。尔不闻教中谓「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之说乎。然「总持无文字」。则达摩契之而直指也。「文字显总持」。则诸宗即之而引导也。且达摩之道异於诸宗者。非其尚异而私出乎自己之胸臆也。乃远继灵山最後独付大迦叶之心法也。其独付大迦叶之道。亦非灵山一人之私有者。即尽法界众生共禀之灵心也。故世尊兴慈运悲。垂教设化之际。曲徇众生利钝等差之根器。其所谓大小偏圆、同异显密之方便。不容自己也。」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注一〉二十五轮:即圆觉经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於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盘;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於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後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後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後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鉢提及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後起作用变化境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於至静,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於寂灭,後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鉢提、禅那,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於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於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於作用,清净境界归於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於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於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於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於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於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净土心也。禅亦心也。体一而名二也。迷者执其名以昧其体。悟者达其体以会其名。岂特净土然。如教中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又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但悟自心之禅。即其三界万法混入灵源。举必全真。初无拣择。既无东西两土之殊。安有净秽二邦之异。促十万亿土於跬步。宝池金地充塞寰区。延一刹那顷於永年。翠竹黄花皆归正受。四大海目尘尘独朗。五须弥毫处处分辉。老达磨顿忘明月珠。阿弥陀失却黄金印。禅门皆剩语。净土亦虚名。名体见消。是非情尽。丈六身、一茎草。何劣何优。三千界、半点尘。孰多孰少。是谓一味平等法门。苟非真正全身悟入。安有解脱之理哉。且参禅要了生死。念佛修净土亦要了生死。圣人设教虽千途万辙。一皆以决了生死为究竟。然破生死根尘。惟尚一门深入。古人谓:「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兼修云乎哉。或不如此。谈禅说净土。沸腾识浪。鼓扇情尘。卒未有已也。余所以不能无辨。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或问:「西天二十七祖皆有神通。洎达磨亦有神通。自达磨已降何以不具神通。中间或闻一人半人。亦不多见。」幻曰:「闻西天外道皆具有作思惟变化神力。佛灯初传将照明世间。非具神通者不能摄彼外道。盖西天皆化佛化菩萨应身为祖。以传命灯。故达磨谓是观音应身。自达磨已降。中间或有一人半人亦具神通者。乃圣贤间世而起。助扬宗教耳。其不具者惟以悟佛心宗为本。盖佛心宗乃百千三昧神通之正因也。安有果报不自因而着者。凡真实悟心之士或偶生神异。则当念遣除。决不肯滞此为奇也。苟以为奇则失本心矣。且悟者尚尔。况未悟耶。今之学者不求正悟而妄兴一念神通三昧之心。乃外道眷属。永背正因必矣。或有人谓神通亦有传受。至东土恐致显异之讥故不传。此说不惟自惑又且惑人。岂至理也。」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或问:「禅者临终坐脱。或不能者。不知平昔以何所守而然。」幻曰:「无所守也。此多系缘业不可苟也。夫悟心之士。情消境寂。见谢执忘。初不以此为介。其或临终不婴疾苦及诸障难。则了了分明。超然独脱。因行掉臂。复何为哉。且世有不学道修行之人。亦间有坐脱者。乃至倾动敬心光扬末後。此非报缘而何。凡学道之士不力穷心要。预思末後不能独脱。恐人讥诮而孜孜以此为重者。则有一种外魔乘其所重而入。令汝预知时节作种种奇特。殊不知为魔所着。流入三途。何益於理。间有真实悟心之士。临终或中毒或遇难。或久婴异疾。至若四体莫支。一语莫吐。而其平昔道力不能夺者。但只坚持正念以待其尽。未尝不与至理契合也。临此之际或自照世间不破。或为生人以言激仵。或强生一念欲如之若阿。则利害不小也。宗门中有尊宿。指期坐脱。体香袭人。飞走哀呜。草木衰落。火光散彩。舍利流辉。至若种种神异不测之事。耸动四众者。此皆世世生生住善知识位中。以定慧资熏其胜因不味。感斯异报。亦非尊宿着意而然。或地位中菩萨来展化权现斯胜相。非一生参学能如是也。系乎报缘之说尽矣。」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圆常之道。非佛一人独有之。众生各各具足而不自悟也。然悟有两途。有正悟者焉。有相似悟者焉。谓正悟者。如久暗遇明。大梦俄觉。一了一切了。更无纤毫憎爱取舍之习滞于胸中。如老龎所谓「心空及第〈注一〉」者是也。谓相似悟者。多以相似极理之言。记忆于怀。於四大身中。影影响响。妄认个不生不灭之神性。用聪利之资领纳在心。似与道会。实未曾也。岂真诚求决死生大事者当如是耶。唐宋名贤大有样子。虽混身於功名富贵。子女玉帛之间。然其为道之正念。与彼世间富贵等相了不相触。久久纯熟。一念洞明。转万物归自己。如壮士屈臂。不假他力也。古今圣贤入道之径。虽万不同。未有不由此而致者。参政相公主一居士。簪缨累世。为时名公。於性命之学体究尤力。乃欲追跋前贤了明自己。须知此事。一切语言。一切义理。一切奇特。一切玄妙。总该不着。必欲要与正悟相亲。既未能脱略於迷悟之先。但将个「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话。置之案牍几席之上。默默参究。正当参时。於静於闹。於顺於逆。不生忻厌。如失至宝。欲见相似。不问年深岁远。一旦工夫熟。知见消。如久忘忽记。於斯时也。正不待主一。而至敬之道充塞宇宙。左右逢源。又何生死轮回之复论哉。
(摘录自:佛教大藏经第 73 册 中峰和尚广录)
〈注一〉心空及第: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湖南长沙景岑号招贤大师
僧皓月问:「天下善知识证三德涅盘未。」师曰:「大德问果上涅盘因中涅盘。」曰:「问果上涅盘。」师曰:「天下善知识未证。」曰:「为什麽未证。」师曰:「功未齐於诸圣。」曰:「功未齐圣。何为善知识。」师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曰:「未审功齐何道。名证大涅盘。」师示偈曰:
摩诃般若照 解脱甚深法
法身寂灭体 三一理圆常
欲识功齐处 此名常寂光
又曰:「果上三德涅盘已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盘。」师曰:「大德是。」
(摘录自:大正藏第 51
册
景德传灯录)
菩提达磨大师
後值异见王轻毁三宝。因问波罗提尊者 (无相宗首) :「何者是佛。」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於我有否。」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徧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王闻偈已。心即开悟。悔谢前非。
(摘录自:卍续藏第 85
册
禅宗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