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 ——又名“两面镜子”

注:已经有130多人订阅了。超过100人的预期目标,这里有吕波同学宣传的功劳,谢谢!接下来是200人的目标。前面发的那篇文章,很多同学说太好了,要私藏,舍不得分享,那是雅桐的功劳。不过我想,还是多多转发下吧,为我写作编辑增加一点动力,也会为可能需要的人做点贡献。你能看到此文也是很多因缘和合促成的。比如某网友和我私聊说到:“有的时候翻她空间会有收获。比如杰德的书如果不是她,怎么会发现鬼脚七,没有鬼脚七,哪儿会认识你啊,感恩德芬。


正文开始:

————————


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很久,但我也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是否会说得足够明白清楚。我的每篇文章,我需要足够的准备和酝酿,在一个最佳时间点喷薄而出。

这也会是一篇有足够威力的文章,如果你真正看懂了,你的烦恼痛苦将会荡然无存。你也将会明白烦恼痛苦的根源,将会知道吵架、纷争、辩论的原理。

大概在十几岁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两面镜子现象:将两面镜子成像面相对平行放置着。我看到没面镜子里都有无数面镜子,我想搞清楚里面每一层镜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直觉意识到这里有什么说不清楚的玄机。但不知道玄机在哪里。

后来我又注意到摄像机现象。比如舞台上有一个大屏幕。一台摄像机在拍摄舞台,并直播在大屏幕上。这样,在大屏幕上会呈现出舞台,舞台上有个大屏幕,大屏幕里又有一个舞台……

两个例子是类似的,都是无穷像的呈现。

对于两面镜子来说,我想做什么事情呢?我想对两个镜子编号为AB

那么A镜子里出现的画面从镜面本身往后面延伸的就是 ABAB

那么B镜子里出现的画面从镜面本身往后面延伸的就是 BABA

如果在理想条件下(光线不衰减,绝对平行),每面镜子后面会有无数个影像。

这里的玄机是啥呢?这里蕴藏着整个世界的秘密。

我们的思想经由投射的方式创造整个世界。

什么是投射呢?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的思维是通过两面镜子来认识世界的。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固化的概念、逻辑、推理,比如道德观念,从小就被教育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比如你骂人了,会受到批评,慢慢地,你形成了骂人不对的概念。久而久之,当出现骂人事件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升起愤怒的情绪。其实你本身是不会愤怒的,这个愤怒的情绪的出现,是一种保护原有观念的自我决战,毫不妥协。背后的含义只是,“我”无法接受不道德的。“我”在哪里呢?实际上“我”是由若干的应该、不应该、是什么等等概念假合而成。

这个过程里,第一面镜子是:固化的观念,专业的说法叫做“住相”;第二面镜子是:遇到的发生的事件,专业的说法就是“名相”。

如果遇到的发生的事情,只是呈现出来,而不和固化的观念决战,纷争就不会产生。

但大多数情况下,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固定的观念、死理、规矩,这面镜子是不干净的,沾满了尘埃。但正在发生的这面镜子,是完全随机的,不会以固定模式产生。两面镜子其实是在同一个人身上统一存在。真实的只有正在发生的事情这面镜子,但沾满尘埃的固化的镜子伺机而动,只要正在发生的镜子和固化的镜子不一致,斗争就开始了。斗争的结果就是,维护和强化了固化的镜子,代价就是难受和痛苦,难受和痛苦的时候不舒服,就要寻找解脱的方法,方法之一是,擦掉固化镜子,让一切观念死亡,这是真的修行之道;方法二是假装固化镜子不存在,假装包容,大度,结果是憋出内伤。

所谓的客观世界,生老病死,都是固化的概念,这些概念我们当真了,固化的镜子斑点就越来越多,我执也就是越来越多。而对于觉悟解脱的人,那么只有正在发生的这面镜子,来什么就是什么。

再来说我和你。

这才是重点,因为纷争在多数时候,会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也就是我和你,我和他们,我和别人之间。

首先,你、他们、别人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固化的观念,一个分离的概念。最真实的意义来说,这些仅仅是正在发生的一个念头而已。别人说什么的时候,被接收到的声波在以念头的方式呈现。

举例说明。

你说的话,我不认可。

这个我们用两面镜子翻译下,就是,声波转译成的念头是正在发生念头,是正在发生镜子,这些念头只是呈现,没有对错是非。而固有的观念这面镜子会映照出是非对错来。有是非对错的观念也没有问题,我们把这个叫做分别心。但问题在哪里呢?你坚持认为那一定是对的,一定是错的!你对已有的观念这面镜子深信不疑,连锁反应就是我不接纳,如果“别人”这个正在发生继续强化他的观点,我的反应就会加剧,纷争就开始。这里很明显,斗争都是自我的内部战斗,和别人毫无关系。

因为,固化的镜子和正在发生的镜子,都只在我身上存在。我愤怒的真实原因是对固化的镜子深信不疑,我要和自己决战。

因为在MATRIX群里,我和顾自己(顾瑞荣)多次玩过这个游戏。

顾自己是两面镜子高手,实际上是经由他,我才真正遇到了对手,我们都不自觉知道这个原理,因此玩得溜溜转。而且,“顾自己”这个雅号你可想而知其内涵。

以下可能是本文最好玩的,待我翻翻聊天记录,摘录几例来说明。

顾瑞荣:

树上有几只鸟 某日,老师想看看学生的智商如何,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师问:“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学生反问:“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

“确定。”

“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OK?

OK,树上的鸟有没有聋子?”

“没有。” “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已响了,但学生还是追问。

“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2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

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下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

顾瑞荣:多么出色的学生!如果我们不受限,这个还可以继续疑问下去,请问现在有几只鸟?

任毅飞:十

顾瑞荣:哈哈哈,好 (这里,顾的“好”被任解释为一个确认,而不是口头的应答的“好的”)

顾瑞荣:猜猜我的答案是啥?

任毅飞:十 (因为任之前的答案没有被否定,所以顾的答案是十)

顾瑞荣:为什么?

任毅飞:哈哈哈,好 (这里尽量不要用语言去解释,一旦解释,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个人观念,而且关键是会出现“你的”、“我的”,只要这两个词一旦出现,就永远也说不清楚了,因为只要任说出“你的”,对方马上就会说那是“你的”,因为对方知道“你的”是任毅飞的投射,是任的理解,只要分裂就无法收场。那么任采用的直接引用顾的回答“哈哈哈,好”,这样就直接指出了答案来源)

顾瑞荣:你先说你的十只 (顾在扰乱视线,企图把他想的答案和任说出的答案分开对待,如果任去解释那个最开始的答案“十”一定会出现问题,因为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说出的答案肯定是有漏洞存在的)

任毅飞:哈哈哈,好 (任不做任何解释,继续引用对方的回答,表示既然你说任的答案是“好”,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是“十”)

顾瑞荣:为什么是十只

任毅飞:哈哈哈,好 (同上)

顾瑞荣:哈哈哈

任毅飞:哈哈 (哈哈个数的不同,表示任心领神会,已经停止引用了)

顾瑞荣:好吧,你赢了

这是我任毅飞和顾自己少有的还算好玩的对话。在这个对话的关键里,我时刻分得清我和你,彻底划清你我的界限,而且,没有直接说出“你”如何,没有在语言上进行阐释和投射,而是直接把问题指向对方,是赢的关键。当然这种对话也只能在两个都聪明绝顶的人之间才可能发生,否则很难听懂对方在说什么,以及对方给了什么陷阱。

对话里其实陷阱是很多的,稍有不慎,顾自己就会来一句“这是真的吗”,让你目瞪口呆。

第二个例子:

顾瑞荣:然后,再来一遍:疑问升起的地方,有彩虹吗?(同一个问题问了两遍,顾自己的标准答案分别是:想要就有;已经有了)

任毅飞:啥都有,没有。(因为问了两次,任想多了,这次的确是被顾玩弄了)

顾瑞荣:你被我下套了 (顾在庆祝胜利果实)

任毅飞:我设的套,你装进去的,继续(尽管任确实是输了,确实钻进了顾的套子里,但口头上任并不认输,不认可顾下套了。如果任有固化的输赢的镜子就直接钻进去了。然而,任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保护镜子,将正在发生的“你被我下套了”和自己彻底撇清关系看,“你说的是你的事情,和我无关”,因为“你被我下套了”是顾根据输赢的规则而调侃出来的,这是顾的固化的镜子,此时被任加以利用,说出了“我设的套,你装进去的”,意思是,把前面的错误回答当做了武器加以利用,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错误回答,顾的“下套”才会有顺理成章)

顾瑞荣:有套吗?(顾这个问题不知道真实目的,也许顾想揣测任的“套”的来源)

任毅飞:你下单,我进货,再卖给你的(详细解释套子来源:因为顾说了套的概念,任加以利用,告诉顾,是我的设的套,再卖给你,也就是告诉对方,其实套是在你那里存在,和我没关系,你可以设套,我不钻进去,就成了任的套返还给顾了)

顾瑞荣:我在阳光下草地上打太极拳,没空收货(顾明白了任的意思,承认了任拒绝认领套的事实)

任毅飞:哈哈,放你家门口的门卫那里啊,记得收

这种对话,只能在两个都还真实的人而且能心领神会的人身上发生。

这里的核心就是分清你的,我的。不随外境而转心。如果对方说,你被我下套了,沉溺于受到屈辱的伤痕记忆(固化镜子)之中,那么将会发生自我的对抗和纷争。而是,要清晰地看到这种发生只是呈现而已,不要强烈地自我代入那种屈辱感中,烦恼纷争就阻断了。

这里把问题抛向顾的时候,顾也大度地接受了,因为纷争的起点在于顾的调侃。

能分清你的我的这种能力大概可以叫做觉知。

如果双方都有良好的觉知,纷争无法发生。比如上面两个对话其实都是圆满结束的。

但如果双方都无觉知,或者一方没有觉知的时候,纷争就难以避免了。但,受苦的是缺乏觉知的那方,受苦的那方会强烈排斥对方的概念判断。而且会以“那只是你的判断,你以为的”来攻击对方。

这样的对话在悟道群里,经常层出不穷。

任毅飞:所以,你是个假货

云雨:假就假吧,假人眼里全假货

(还可以继续下去,让两面镜子继续反射)

这样的对话太多太多了。只要你说他如何了,他就说你是啥样的,甚至他会很专业地说看,那只是你的“投射”,因此“我”得到了严密保护。

这里的情况有点复杂。实际上,只有全然倾听的时候,才会有真实的判断(雅桐语),然而全然的倾听,只有觉悟者才可以真正做到,是如何做到的呢,觉悟者是一面空镜子,来什么就是什么。他可以清楚地知道,对方固着在什么地方了。

觉悟者的那里,是无根的,你固着什么就杀什么,这不是投射,而是闯入了多余的东西,那是不真实的,需要瓦解。

在非觉悟者那里,只有投射:判断是片面的,是根据“我”的固化概念(或者说固定资产,呵呵)来像筛子一样过滤对方的话。即使他知道投射的原理,那么这个说对方投射,也只是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武器。因为,他忘记了,说对方投射的时候,恰恰是自己先投射出了一个“对方”虚假分离的概念,然后再二次投射出“那是你的投射”,并把此强加给那个虚假的“对方”。

这里就是两面镜子的存在,先投射出一面“对方”的镜子,然后再在“对方”这个镜子上成像。

其实本质是啥呢?仍然是自己的固化概念,连“投射”这么高大上专业的词语都成了保护自己的武器。

那“投射”的适用场合只是在,觉知度较高的人对觉知度较低的人适用,觉悟者对非觉悟者适用。所以,你们不要和任毅飞这个觉悟者争了,否则你死翘翘。哈哈

再来看一个例子:

Han Xu:@任毅飞说得比较复杂,其实就是色的本质是空,可道的本质是道

雅桐:色即是空,和色的本质是空,两种表达有重大区别!后者凭空添出来一个“本质”,要不得!

刘婧:精准 精微

Han Xu:@雅桐 群主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呀:简单地说,“可道”就是“名相的集合体”。 名相的本质是什么呢?不可说,什么都不是。 以“杯子”举例,本无“杯子”,是“名为杯子”。 杯子的本质不可说,什么都不是。即本质是X

任毅飞:我以小任之心来猜测下hanxuhanxu喜欢总结,不管再深的东西摆到面前,然后阅读之,总结下,这不就是啥啥啥嘛,好,我懂了。@Han Xu 还有后面的呢? (任是要告诉hanxu,“可道即道”这个东西其实不是用来理解明白的,而是需要证入的)

可道即道,道即可道,可道不异道,道不异可道。

可道和X是同一个东西(注意:“同一个东西”和“是一个整体”说法是有差别的)

Han Xu:@任毅飞 我只总结了一下你的文章,你已经在总结我这个人了(Hanxu还是沉浸在文章含义里,对任的归纳似乎有抵触)

任毅飞:你也是在总结你这个人,顺便提醒下说我逻辑有问题的顾某人(任说的是,你所言其实已经充分提醒你这个人了)

顾瑞荣:@Han Xu 我明确支持你

Han Xu:@顾自己 荣幸啊 (一唱一和,和雅桐、任毅飞对立)

顾瑞荣:@Han Xu 你回复雅桐的,就把这个问题交给雅桐与毅飞了,呵呵

(顾的意思是,hanxu直接引用了原文,那么这个问题就该任和雅桐来回答,但这个说法暴露了,顾认可这个问题成立了,然而顾在之前的对话里却没有否认“可道的本质:这个说法)

任毅飞:顾自己 你个龟儿子,这不害@Han Xu 吗?难道全世界都像你当油条就开心了,油条联盟盟主!(意思是,任认为顾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认可,而是为了起哄而已)

顾瑞荣: 你被逮住了,还声东击西啊。(顾坚持认为已经逮住任了,再进一步做实了认为这个问题成立)

任毅飞 :可是被你认可的哦,不要耍赖,你说,我不符合逻辑。题目说可道,论的是可道的本质,你说我偷换概念,没说可道的本质有问题,是不是?雅桐其实也啥都没有说,@顾自己 @Han Xu 你们就着急了(任只好点明说,你曾经认”可道的本质是道”这个说法)

致远walking:雅桐说“本质”一词是多出来的,不能用(这个旁观者似乎看得很清楚)

任毅飞 :用不用都没问题,问题在听者那里,纠字眼的纠字眼,纠逻辑的纠逻辑。(雅桐说的表达核心并不在于那个说法上,而是对Hanxu的简单归纳行为不满,而轻而易举地戳穿一个漏洞,当然这里只是任的理解,而不能代表雅桐的本意)

致远walking:晕,你这是说雅桐有问题啊,她是你老师,兄弟

任毅飞:我没说雅桐呢,我是看到雅桐一说,后面的反应。(因为雅桐说了之后,hanxu没有去反思雅桐到底在说什么,而是当做一场辩论来处理了,迅速地把问题抛回来,还得到了顾的支持。在任看来,核心在于是否真的领悟“可道即道”,而说法这些并不重要,雅桐的目的显然不是纠字眼,而被hanxu、顾,解读为纠字眼,加上任知道顾并没有真正理解“可道即道”,后面顾的反应更加做实了这个没有真正理解)

顾瑞荣:在不明摆着你自己在偷换吗?(顾没有会到任的意)

Han Xu:我们没急,我们在提合理的问题。(还在坚持)

任毅飞:好吧,我一个人着急,我偷换。午休 (任没有对话的兴趣了)

顾瑞荣:@Han Xu 他狗急跳墙了,我晚睡前看到任毅飞今天无语,很开心

(顾以辩论胜利者者的姿态,封对方无语)

任毅飞:龟孙子,给你名正言顺

小结,这个对话其实是双方自说自话。并不是真正的交流,而是各演个的剧本。对于任来说,他并没有揉烂来和对方讲解,主要是因为对方已经摆出了干架的姿态,但又不能以对方的逻辑来处理。对于任来说,他是为了灭像自言自语,并没有投射。

对于顾和hanxu是在成像来投射(固着在逻辑和纠字眼),并且最后解读为对方“无语”

这些例子也不仅仅来说明两面镜子的问题,同时也是娱乐,对于matrix这么一个好玩且智慧的地方,摘取出来,供大家一乐。

而且这里好像都是挑选任毅飞占据有利位置的来写,谁让他是作者呢?呵呵。

再看一例:

背景是任毅飞深度批判时照的盗版开悟,但顾瑞荣竭力保护时照。

顾瑞荣:我已经到洛杉矶了,上来就看到精彩!

时照:惭愧,时间有限和水平有限,不能仔细剖析

任毅飞:我听成上来就看到落汤鸡 (任不怀好意,意思是把时照搞成落汤鸡了)

顾瑞荣:@任毅飞 有道理,我看到你是 (顾顺势说任是)

任毅飞:你用屁眼看的,我懂 (任非常反对顾的非合理保护)

顾瑞荣:屁有眼吗?(这是顾式经典问句,大概是指向了那个他那个全知全能)

顾瑞荣:要准确说,是什么?不许用比喻 (顾希望把屁眼引导到任身上)

任毅飞:住相投射 (任认真地回答了,此时任并没有意识到顾在下套)

顾瑞荣:住相就够了,投射是多余 (顾的意思是屁眼是你任的了,投射都免了)

任毅飞:你都懂,那屁眼就解决了 (任把屁眼还给顾)

顾瑞荣:还不准确,你还可以精炼点 (顾继续诱惑老实巴交的任)

任毅飞:自慰。要不是因为你当护花使者我还不这么起劲 (这个时候,任确实中了圈套,任在想办法把自慰这个词语栽在顾头上,但在顾那里,你说出什么来,那都是任自己的事情了。)

这里其实有投射引导,栽赃的搞法。就看谁hold的住了。 毕竟损誉都是自己的奖励或者惩罚而已。但事实来说,任的反应慢了半拍,后来看到顾搞的鬼,真是后悔死了。但这是任自己找的,怨不得别人。再说,任能遇上顾这么好玩的人也是缘分啦!不过,这只是安慰而已。哈哈。

希望尊敬的读者你能从这里得到一点点启发,特别是在争执、辩论、纷争的时候,能够明白只是自我的战斗,是我生出的对方这面镜子,这面镜子是我自己,而不是对方,当别人骂你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固化的骂的概念,你就不会愤怒;如果你有了愤怒,你就尽情愤怒;当你要骂别人的时候,你就不要瞻前顾后,放开去骂。——前提是不要伤了自己。

当然,如果可能的情况下,我强烈你建议瓦解一切固有观念。其实,所谓的客观世界,就是由固化观念组成的。当你喝茶的时候,茶的味道正在此时此刻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念头;当你看着树的时候,树的念头正在此时此刻呈现。一切都只是呈现而已。

真实存在的,只有当下一念。而固有的观念,僵化的观念,让你成为了一个死人,成为你自由的束缚。《金刚经》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质上也就是瓦解一切固有观念。之后,当下此念就是一切了,自然就无住了。如果你还认为,“我是我爸妈生的”哈哈,那就是死翘翘的了。你永远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你就只是这纯然的觉知而已。觉知即是当下此念,你不可能知道此念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它在就是在了,不在呢?也是“不在呢”这一念在了。

两面镜子创造世界,世界经由住相投射而成。

你呢?是要做一面只是呈现的镜子,还是做来回折腾的自我决战的两面镜子?



——————————

投稿/荐稿 请发邮件ceo@chinapano.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MATRIX

发布者

任毅飞

修行路上的探索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