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徽下定法師序 序 2
上智下耘法師序 序 3
上見下性法師序 序 5
剩 語 序10
輯要說明 序10
輯 要 目 錄
未得入頭應切切,入頭已得須教徹〈福州雪峯慧深首座〉 P1
學道五信,進道三法〈中峰明本禪師〉 P1
學道三要〈中峰明本禪師〉 P2
參禪要具三種心〈中峰明本禪師〉 P2
立了死生大事之志〈中峰明本禪師〉 P2
做工夫〈中峰明本禪師〉 P3
學以悟為難,悟以忘為難,忘以行為難〈中峰明本禪師〉 P4
生死貼額頭,念念勿放逸〈大慧普覺禪師〉 P4
學道須有決定志,更不隨人東西走〈大慧普覺禪師〉 P5
但信此心,頓亡諸見〈大慧普覺禪師〉 P5
常自見己過,莫論他人非〈大慧普覺禪師〉 P5
工夫得力否,但於三處驗〈大慧普覺禪師〉 P6
學道三要〈永覺元賢禪師〉 P6
看破世法悉如幻,方得道心堅若石〈禪宗直指〉 P7
如何不被昏沈散亂所障〈中峰明本禪師〉 P7
定慧若調和,昏散自遠離〈禪宗直指〉 P8
識得、信得、行得、休得〈宗寶道獨禪師〉 P9
熾然作用而靡涉思惟,不動真機而圓應法界〈天如惟則禪師〉 P9
一念方起隔千山,箇中無是亦無非〈永覺元賢禪師〉 P10
參禪法要〈天如惟則禪師〉 P10
茍非自肯自歇,萬劫不得歸家穩坐〈中峰明本禪師〉 P11
莫學佛法,但自休心〈薦福承古禪師〉 P11
休歇〈中峰明本禪師〉 P12
休心〈中峰明本禪師〉 P12
迷悟不到處,請君高著眼〈大慧普覺禪師〉 P13
歇却取證心,方有會道分〈大慧普覺禪師〉 P13
但空心而境自空矣〈大慧普覺禪師〉 P13
向不得處,驀爾拶透〈中峰明本禪師〉 P14
風休波滅,不是水滅,善惡相盡,不是心滅〈宏智禪師〉 P14
此事不論靈利聰明,初心遠學,惟要真切實究始得〈見如元謐禪師〉 P14
泯識情〈永覺元賢禪師〉 P15
息見二字,還源之要〈永覺元賢禪師〉 P15
無對法〈了菴清欲〉 P16
閉關〈永覺元賢禪師〉 P17
知字法門〈宗寶道獨禪師〉 P18
直心入道〈元叟行端禪師〉 P18
忘情泯見,體自昭然〈永覺元賢禪師〉 P18
虗明寂照〈了菴清欲禪師〉 P19
不思量〈為霖道霈禪師〉 P19
不取不捨〈恕中無慍禪師〉 P20
正智獨照〈了菴清欲禪師〉 P20
覺字法門〈禪宗直指〉 P20
偷心泯絕,脫落知解〈中峰明本禪師〉 P20
反窮法〈大慧普覺禪師〉 P22
虛心窮究法〈大慧普覺禪師〉 P22
觀字法門〈中峰明本禪師〉 P23
省力處〈大慧普覺禪師〉 P23
知幻之知,不涉情妄,乃超悟之心,全體是知也〈中峰明本禪師〉 P24
淨意根〈大慧普覺禪師〉 P24
此事無人情,不可傳授〈大慧普覺禪師〉 P25
動時顯湛然之用,不動時歸湛然之體〈大慧普覺禪師〉 P25
殺字法門〈臨濟慧照禪師〉 P26
牧牛法〈大慧普覺禪師〉 P26
牧牛法〈福州長慶大安禪師〉 P26
牧牛法〈大慧普覺禪師〉 P27
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大慧普覺禪師〉 P28
將心無心,心却成有〈大慧普覺禪師〉 P28
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黃檗斷際禪師〉 P29
無著力處,正好著力〈大慧普覺禪師〉 P29
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大慧普覺禪師〉 P30
一念回光,豁然自照〈白兆珪禪師〉 P30
沒滋味時,正好著力〈大慧普覺禪師〉 P31
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德山宣鑒禪師〉 P31
學道只要於逆順界中受用〈大慧普覺禪師〉 P32
欲學此道,當於自己脚跟下理會〈大慧普覺禪師〉 P32
觀音圓通〈大慧普覺禪師〉 P32
正擾擾時,却是箇好底時節〈大慧普覺禪師〉 P33
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大慧普覺禪師〉 P33
返究還源法〈國清寺師靜上座〉 P33
其心真切,諸障自消〈中峰明本禪師〉 P34
本無難易底法〈大慧普覺禪師〉 P34
病中做工夫之要〈中峰明本禪師〉 P35
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妨〈中峰明本禪師〉 P35
參話頭之要〈宗寶道獨禪師〉 P36
真切起疑情處〈天如惟則禪師〉 P36
離種種諸念,正是做工夫得力處〈無異元來禪師〉 P37
生死心切〈宗寶道獨禪師〉 P38
虗靈寂妙〈永覺元賢禪師〉 P38
識心領略,得亦非真〈永覺元賢禪師〉 P38
觀心之義〈永覺元賢禪師〉 P39
參禪九不得〈中峰明本禪師〉 P40
做工夫之要〈中峰明本禪師〉 P40
參話頭法〈大慧普覺禪師〉 P40
莫起要悟心〈大慧普覺禪師〉 P42
驀直參去〈中峰明本禪師〉 P42
如何自肯〈大慧普覺禪師〉 P43
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妨〈中峰明本禪師〉 P44
疑情不破,生死交加,疑情若破,則生死心絕 〈大慧普覺禪師〉 P45
以其神悟,教即是禪,以存所知,禪即是教
了達處不容引證〈大慧普覺禪師〉 P50
盡世參禪不獲開悟,有何果報〈中峰明本禪師〉 P51
識得起處,諸法無礙〈大慧普覺禪師〉 P52
靈燭妙明,非假鍛鍊〈大慧普覺禪師〉 P53
當人放身命處〈大慧普覺禪師〉 P55
內心外境,只是一事〈大慧普覺禪師〉 P56
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大慧普覺禪師〉 P58
如斬一握絲,一斬一齊斷〈中峰明本禪師〉 P59
參話頭之要〈中峰明本禪師〉 P60
參禪之要〈中峰明本禪師〉 P61
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大慧普覺禪師〉 P62
如調琴之法,緊緩要得中〈大慧普覺禪師〉 P63
此事不從人得,安有開發之理〈中峰明本禪師〉 P63
但於日用應缘處參〈大慧普覺禪師〉 P64
以參破昏掉〈大慧普覺禪師〉 P64
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大慧普覺禪師〉 P65
此體本來無染非使然也,分別不生虛明自照〈大慧普覺禪師〉P65
未脫生死,病在偷心未死耳〈靈源惟深禪師〉 P66
見地明白,不受境惑,十二時中,便得力也〈了菴清欲禪師〉 P67
能離此三病,方是當家種草〈永覺元賢禪師〉 P67
力行三年〈禪林寶訓〉 P70
古人今人,參學用心,有以異乎〈中峰明本禪師〉 P70
學道先具信根〈中峰明本禪師〉 P72
去語默二病,方有參學分〈大慧普覺禪師〉 P73
漸覺得日用二六時中省力處,便是學佛得力處也〈大慧普覺禪師〉P74
窮情竭慮,信信不已,一旦觸發,如久忘忽記〈中峰明本禪師〉 P74
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中峰明本禪師〉 P75
道由心悟,不在言傳〈大慧普覺禪師〉 P76
頭頭上明,物物上顯〈中峰明本禪師〉 P76
信能遠離生死苦,信能必到如來地〈大慧普覺禪師〉 P77
凡聖情盡,迷悟見消,生佛兩忘,能所俱泯〈中峰明本禪師〉 P77
工夫不靈驗之因〈中峰明本禪師〉 P77
寧可終身立法,誰能一旦亡緣〈神力禪師〉 P78
大法不明者,多以病為藥〈大慧普覺禪師〉 P78
六門未息一處不通,絕點純清含生難到〈徑山照堂了一禪師〉 P79
將悟未悟之際〈永覺元賢禪師〉 P79
參禪四忌〈永覺元賢禪師〉 P79
知見多者,常行識前一步〈大慧普覺禪師〉 P80
參禪無秘訣,只要生死切〈中峰明本禪師〉 P81
如水之任器,隨方圓短長〈大慧普覺禪師〉 P82
妙喜說得底,便是行得底〈大慧普覺禪師〉 P82
儞擬存一毫知見,則覿體相背矣〈中峰明本禪師〉 P86
參禪不克開悟,還有方便可使其開悟否〈中峰明本禪師〉 P88
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大慧普覺禪師〉 P89
莫妄執方便以為實法〈中峰明本禪師〉 P94
情存取舍,墮為窠臼〈中峰明本禪師〉 P96
乍得心身寧靜,切須努力〈大慧普覺禪師〉 P99
情存學道,却成迷道〈大慧普覺禪師〉 P99
此事若用一毫毛工夫取證,則如人以手撮摩虛空,只益自勞耳〈大慧普覺禪師〉 P100
正法無傳無授,唯我證爾證,眼眼相對,以心傳心〈大慧普覺禪師〉 P101
昭昭靈靈〈天如惟則禪師〉 P102
心外本無法,求者轉非真〈天如惟則禪師〉 P103
博山經驗〈無異元來禪師〉 P109
觀音入理之門〈大慧普覺禪師〉 P111
祖師西來,只是作得箇證明底人〈大慧普覺禪師〉 P114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香嚴智閑禪師〉 P115
黃檗佛法無多子〈臨濟慧照禪師〉 P116
參禪命根不斷,秖為依語生解〈續傳燈錄〉 P117
至人無夢之義〈大慧普覺禪師〉 P118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清涼院文益禪師〉 P119
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將來〈雪峰義存禪師〉 P120
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五祖法演禪師〉P121
唯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續傳燈錄〉 P121
物物皆自己,心心絕諸緣〈宏智禪師〉 P122
探珠宜浪靜,動水取應難〈永覺元賢禪師〉 P122
淨躶躶絕承當,赤灑灑無回互〈宗寶道獨禪師〉 P123
迷悟〈永覺元賢禪師〉 P123
往來如得路,兩處不相妨〈宏智禪師〉 P124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心體〈無明慧經禪師〉 P126
知外無行,行外無知〈宗寶道獨禪師〉 P126
心意識作麼生離〈無異元來禪師〉 P127
歇得盡處,無可歇者,即是菩提〈宏智禪師〉 P128
理則頓悟,事以漸除〈宗寶道獨禪師〉 P129
為諸人指箇入路〈永覺元賢禪師〉 P129
無三界可出,無三界可入〈宏智禪師〉 P131
三種滲漏〈無異元來禪師〉 P132
見徹根源,絕諸滲漏〈宗寶道獨禪師〉 P132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無異元來禪師〉 P133
分明舉似人,只恐信不及〈無異元來禪師〉 P133
此事不從功行得,不從修證得〈無異元來禪師〉 P134
識有生滅,心無生滅〈楚石梵琦禪師〉 P134
若有獨在之照,猶帶功在〈宏智禪師〉 P134
見外無行,行外無見〈永覺元賢禪師〉 P135
一切情念,不除自盡〈宗寶道獨禪師〉 P135
但有認處即非〈元叟行端禪師〉 P135
全妄即真,全凡即聖〈楚石梵琦禪師〉 P136
一悟一切悟,一證一切證〈大慧普覺禪師〉 P136
以識去識,以妄遣妄,徒自勞神,妄根難斷〈中峰明本禪師〉P138
此法既明,即此明處便是不思議大解脫境界〈大慧普覺禪師〉 P139
心若真切,不待啟發,功夫自上路也〈中峰明本禪師〉 P141
若人修道道不行,萬般邪境競頭生〈臨濟慧照禪師〉 P141
生死本空由悟方覺,涅槃本有以迷惘知〈中峰明本禪師〉 P142
時緣不以古今為間,根性不以生佛為殊〈中峰明本禪師〉 P143
生處放教熟,熟處放教生〈大慧普覺禪師〉 P143
此事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大慧普覺禪師〉 P144
悟則會識歸心,迷則轉心為識〈中峰明本禪師〉 P145
此事向道,無儞會處,儞轉要會,轉不相應〈中峰明本禪師〉 P146
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大慧普覺禪師〉 P146
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華亭船子德誠禪師〉 P148
如根性果鈍,但以不退轉深心待之,不患其不悟也〈中峰明本禪師〉 P149
佛與眾生一時放却當處解脫〈光宅寺慧忠國師〉 P150
卷舒與奪任意縱橫,生死去來於法自在〈中峰明本禪師〉 P150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大慧普覺禪師〉 P151
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興善寺惟寬禪師〉 P152
寤寐二邊得一如也未〈大慧普覺禪師〉 P152
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大慧普覺禪師〉 P153
只要儞不知不覺推門落臼〈中峰明本禪師〉 P154
汝但盡却今時,始得成立〈湧泉景欣禪師〉 P154
夫真心者,觸境便有不待思惟分別者是也〈中峰明本禪師〉 P155
光不透脫,祇為目前有物〈歸宗寺智常禪師〉 P156
纔說有傳有授,便是邪法〈大慧普覺禪師〉 P156
神光獨耀,萬古徽猷,入此門來,莫存知解〈中峰明本禪師〉 P157
苟能於佛於眾生,直下不生分別,則病瘥藥除〈大慧普覺禪師〉P158
覺知如幻〈國清寺師靜上座〉 P158
只向不可得處,死却心意識〈大慧普覺禪師〉 P158
聰明靈利者雖易入,而難保任〈大慧普覺禪師〉 P159
但得本莫愁末,本末為何〈大慧普覺禪師〉 P159
心非妙悟而莫知,悟非情盡而不了〈中峰明本禪師〉 P160
若有智慧,即今便出脫得去〈玄沙師備禪師〉 P160
論知字〈中峰明本禪師〉 P161
山僧說處皆是一期藥病相治,總無實法〈臨濟慧照禪師〉 P162
平常心是道,誰解平常心 〈中峰明本禪師〉 P164
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大慧普覺禪師〉 P166
論薬病〈中峰明本禪師〉 P166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溈山靈祐禪師〉 P168
若識得自心起處,無邊業障一時清淨〈大慧普覺禪師〉 P168
既證既悟,苟不能忘其證悟之理,是謂法塵〈中峰明本禪師〉 P168
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善勝悟禪師〉 P169
大寂滅,大究竟,大解脫境界〈大慧普覺禪師〉 P170
迷處、入處、休歇處〈青原信禪師〉 P170
悟心之後有履踐否〈中峰明本禪師〉 P171
見得根源,源無所源,所源既非,何處不圓〈石頭回禪師〉 P171
但有所為皆心光之影事〈中峰明本禪師〉 P172
如何是密作用〈嵩嶽慧安國師〉 P173
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臨濟慧照禪師〉 P173
應機隨照泠泠自用,窮其用處了不可得 〈大顛和尚〉 P173
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 〈汾州無業禪師〉 P174
夢醒之義〈中峰明本禪師〉 P174
從生至死,祇是這箇〈五洩靈默禪師〉 P175
太平本是將軍致,不使將軍見太平〈保福院清豁禪師〉 P175
影上覓牛,全牛難見〈中峰明本禪師〉 P176
其宗也離心意識,其旨也超去來今〈真州長蘆琳禪師〉 P180
如何是道〈趙州和尚〉 P181
悟時消息〈中峰明本禪師〉 P181
混沌未分時,含生何來〈靈雲志勤禪師〉 P182
幻與幻盡,覺與覺空〈中峰明本禪師〉 P182
垂手入廛,轉身異類〈大洪為禪師〉 P182
無夢想時如何相見〈中邑洪恩禪師〉 P183
論悟〈無異元來禪師〉 P183
禪病〈恕中無慍禪師〉 P185
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妨〈天如惟則禪師〉 P186
縱使神機并妙用,優劣何曾到彼邊〈見如元謐禪師〉 P187
參話頭真切,不落楞嚴五蘊魔外〈無異元來禪師〉 P187
參禪難易〈天如惟則禪師〉 P188
坐斷知解,直下領略〈永覺元賢禪師〉 P189
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司空山本淨禪師〉 P189
於此四句無用心處,方始可以提撕此箇消息也〈大慧普覺禪師〉 P190
虎為侍者〈華林善覺禪師〉 P191
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大慧普覺禪師〉 P191
真實有所契證之人,麤言細語皆契禪心〈中峰明本禪師〉 P193
主賓相見事如何〈臨濟慧照禪師〉 P195
善惡之理〈中峰明本禪師〉 P196
覺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承天嵩禪師〉P196
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 〈大慧普覺禪師〉 P197
神會六問〈荷澤神會禪師〉 P197
佛菩薩皆具神通,此神通還屬修證否〈中峰明本禪師〉 P198
禪者是否要斷惡修善〈中峰明本禪師〉 P199
此心既明,如人到家,自能隨時作活〈中峰明本禪師〉 P200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中峰明本禪師〉 P202
悟與神通〈中峰明本禪師〉 P202
禪者臨終之要〈中峰明本禪師〉 P203
正悟與相似悟〈中峰明本禪師〉 P203
因果涅槃〈長沙景岑號招賢大師〉 P204
八處作用〈菩提達磨大師〉 P204
報緣虛幻,豈可強為〈中峰明本禪師〉 P205
安楞嚴〈瑞鹿遇安禪師〉 P205
不汙染〈南嶽懷讓禪師〉 P206
但盡凡心,別無聖解〈龍潭崇信禪師〉 P206
真性中緣起〈安國玄挺禪師〉 P206
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張拙秀才〉 P207
三界唯心頌〈清涼院文益禪師〉 P207
聞〈洞山悟本禪師〉 P207
宗門開示錄註釋索引1 P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