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到底在哪里?又名:开悟傻瓜教程、三十分钟明心见性


题图摄影:任毅飞


我们常常以“手指指月”来比喻空性、道。因为空性无法捕捉,不可以说,为此千百年来,修行悟道之人为这个无法捕捉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东西伤透脑筋。那月亮到底在哪里?以下的描述,并不能把月亮交到你手里,但可以让这个月亮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尽管你看不见,但会无比清晰。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通俗易懂的,明心见性教程,建议所有修行人、灵修培训班、庙宇佛僧作为指定教程哈哈。

如果你还听某大师说:不可说,或者很神秘告诉你“止语”,你要注意分辨是这个大师他说不清楚,还是有一个东西叫做“不可说”而已。道,可道,前提是要到。

一、 先来点洗脑的材料。每一个想法、感受、体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一个念头,姑且称为我的念头,我相信你对念头有一个大致概念。当我看到一辆汽车,那么只是“汽车这个概念”的一个念头升起来了。如果你认为在你之外,还有其他客观存在之物,那么接下来的就不必看了。但我还是友情提醒你:“在你之外,还有其他客观存在之物”这仅仅是一个念头。

二、 我经历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朋友看见商店里的糖果想吃,就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说:明知故问。小朋友说:我想吃"明知故问"

妈妈的“明知故问”是说,你明明知道,却来问我是什么

小朋友的“明知故问”是,把糖果的名称定义为“明知故问”,是没有意义面向的。

现在,想象你头脑里生出了“明知故问”这个四个字。你会想到这个词的含义,还是一种糖果,还是生出了联想,什么都不是?如果你意识到“明知故问”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那么恭喜你,觉悟时刻不远了。

的确,你可以把任何东西叫做“明知故问”,也可以把“明知故问”阐释为任何意义,这就是不确定性。你不可能确定有一个东西就是“明知故问”,也不可能确定,明知故问是某种固定的含义。那么我还是抽风要问一句:什么是“明知故问”?答案就是:你就是“明知故问”这四个字。只有四个字孤零零的安静存在着。没有任何意义,什么都不是,连“字”都不是。你就是这坨东西,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什么都不是的,没办法言说的东西。

三、 停下来,问到底什么是确定无疑的。

我来假想一下,

你:我确定桌子上有一个杯子。

我:什么是杯子?

你:杯子就是用来泡茶的器皿。

我:什么是器皿

……

我大概能想象你抱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来翻遍整个词典,来诠释你这个“杯子”,但最后,你只能在一堆概念名相里打转,你根本无法确定什么是杯子。当然也就无法确定“桌子上有一个杯子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本来没有杯子,你叫做“杯子”,杯子就产生了,你创造了杯子。至于它本来是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无论你如何研究它,只能得出一堆又一堆的概念。而概念仅仅是你的一个念头。

那这个问题是否就没有答案呢?并不是。

可以确定的是“有”,进一步的,有个东西寻找“什么是确定无疑的”,这个东西刚才还说“我确定桌子上有一个杯子。”

这里就需要你意会和体悟了,我能想到的是,你可能会反问我,什么是“东西”,什么是“寻找”,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拒绝回答。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有”,有一个东西在拒绝回答。

如果你不承认“有”,那就没有什么问题,我也根本不需要回答了。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标准答案。

“什么是确定无疑的?” ——–“什么是确定无疑的”

到这里一个千古难题揭开了谜底。

我是谁?——–我是谁。

“我是谁”,当我们说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赋予了这三个字含义,是要对我的身份寻找一个落脚点。同样地,这个含义还可以任意赋予,比如是一种糖果的名称。通过前面“明知故问”的洗脑,我相信你已经能看到“我是谁”并不具备特定的含义了,本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什么都不是的。如果拿掉“我是谁”这三个字的意义面向,那么也就没有问题了。只剩下“我-是-谁”这坨东西孤独地存在。

四、 “我明是知顾谁问”。这是个什么东西?你还在找寻它的意义面向吗?你会说这是一个病句?很有可能,这只不过是对“我是谁”“明知故问”打散后的重组。对于这个重组,你的第一反应大概不会像“我是谁”或者“明知故问”这样有明确的意义指向。但在本质上来说“我是谁”、“明知故问”、“我明是知顾谁问”这三坨东西什么都不是。现在把这三坨东西变为你的念头,当“我是谁”这念头升起的时候,你要保持“我明是知顾谁问”的这种懵懂无知。简单滴说,这个念头什么都不是,但这个念头的功能是千变万化神通广大的。再提炼下,任何一个念头都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有”,当你为这个“有”赋予含义的时候,它就成为“是”了,是就是各种名相概念,所有的知识、科学,一个意义世界,也就是你很少怀疑的这个看似真实的世界。

你创造了这个世界。或者说,一大堆“什么都不是”的念头,构造了这个世界。再精细地说,先有一部分念头构成了“我”,然后部分念头构成了我之外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什么都不是”,但被分崩离析成了“我”的“世界”

五、 月亮到底在哪里? ( 月亮=空性=道=什么都不是)

当你看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月亮已经消失了。

当你不对“月亮到底在哪里?”这行字做任何意义的解读的时候,这行字就是月亮,也就不需要寻找月亮了。这行“乱码”就是你。

现在只说意义面向。

我们假设有一个特殊的冰箱可以冻结消失的月亮,当然啦,这是一个虚拟的冰箱。

问自己“月亮到底在哪里”?这个时候,因为月亮和这个问题同在,月亮是这个问题的“什么都不是”的面向,此时此刻,问题结束,月亮已经消失了,放到冰箱里了。

那么此时月亮在哪里呢?月亮在冰箱里。因为是虚拟的冰箱,不可能被找到。但是,当有新的问题出来的时候,这个月亮又和问题同在。

这就是,如果终结问题的意义面向,也就没有问题了,根本无需要寻找月亮。

如果需要寻找月亮,月亮就已经消失。 甚至不能说“月亮已经消失,而是彻底不知道”,因为后面的问题是重新被创造出来的,月亮和重新赋予的含义一起升起。比如,你会创造一个“消失”,而对“消失”赋予含义。如果你还在纠结消失的月亮,那么此时此刻,“消失的月亮”正在被创造出来。

大概20岁,我对佛道一无所知的时候,我就在寻找消失的月亮,一直没有找到,如果那个时候我知道“寻找”就是月亮的时候,我就会停止追寻了。

用自己的右手去握住右手,如何是好?

六、 为什么不可说。

没有东西可说。当你想要对月亮进行描述的时候,根本是不存在月亮的,你只能试图创造一个月亮,然后再来描述它,可是当你描述它的时候,月亮已经消失了。“月亮”和描述同在,是不必要说。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去描述,还有什么可说的。

所有的描述都是取意义面向(名相),均是有所住,在一系列抽象的假定的意义之上。而毫无意义、什么都不是的那个面向是无所住的,在语言发出来之前是彻底的不知道,什么都不是和有,是相依相生。

如果要去指月,月亮和指向同时升起,当你看到方向标的时候。月亮已经没有了。

月亮是无所住的。因此永远无法捕捉到。月亮和捕捉同在。

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是什么?一个清零的状态,不依附“我”的,毫无依托的,无根无体的,彻底不知道的。

而生其心,既然是没有依托的,“生”这个动作已经没有了,念头出来了,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有。

念头没有了呢?哈哈,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无法成立的问题。“念头没有了呢?”正是此时此刻被你创造出来的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是“什么都不是”,这个问题存在,念头就一定存在。你可以找出一个没有念头的时刻吗?找出来的,都是此时此刻被创造出来的。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你还是不死心会说,昨天晚上睡着了,一夜无梦,早上醒来了,我明明知道这中间有一个空档,这个时候是什么状态。

答案是:你创造了昨晚、睡觉、空档,这个空档本来没有的,但此时此刻被你创造出来了。刚才你的描述也是“什么都不是”。当你只是“什么都不是”还会有问题吗?

八、 时间、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当你知道并没有什么是客观存在,一切都只是一个念头的时候,时间、空间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只是你此时此刻的一个创造。甚至有人创造了一个无所不能遍布虚空的永恒的觉,还有配套的体验(有些灵修课程就干这事,我称为“神通”课程,典型的比如“丁愚仁先生的课程”)对于创造者来说,那时那刻,的确存在。但那个念头、体验没有的时候,就成为彻底的不知道了。你还要探寻“彻底的不知道”?NND,已经是彻底的啊,还有什么可以探寻的?能探寻到还叫彻底吗?

九、 生死如何消失?

根据前面的描述,我想你已经知道了,“生”“死”时只是创造的一个概念而已,因为有一堆概念构成了“我”之后,活在意义的牢笼里,认为凡是皆有生灭,于是创造了一个“出生”来成为自己的来源,然后创造了一个“死亡”来作为“我”的归宿。但“死亡”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彻底导向了不可知,因为没有人在死亡后,又回来告诉你,它如何死亡的。所以,死亡是一个非常好的钥匙,可以直接开启一个叫“彻底不知道”的大门,为此就终结了所有的创造,人类一直希望知道,希望保全自我,人类继续创造各种意义来掩盖死亡的恐惧。

当彻底明白“死亡”只存在于此时此刻的时候,是此时此刻的创造的时候,死亡就消失了。

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的这句经文几乎人尽皆知。你看到这句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以前的想法是,所有的都是假的,通通的,横扫一切,都是虚妄!你呢,也是如此反应吗?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如果有什么要补充的,先补充完毕,再接着看下面的。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保持这个看法。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解读不完整,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凡所有相”,这是宝贝啊!如果没有名相,就什么都没有了,连虚妄都没有了。虚妄等于“什么都不是”。这个“什么都不是”总是通过“名相”来体现的。一个彻底没有名相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不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名相。

月亮到底在哪里?又名:开悟傻瓜教程、三十分钟明心见性图片说明:“存在”横轴上下一组的词语是对“存在”的 两个”名相“,但本身是同一个东西。上方的所有词语是同义词,下方的所有词语是同义词。开悟是明白上下的名相是同一个,比如“念头“”觉知“这个描述,开悟后的状态是,念起即觉;同理可道即道。

在以前,我对横轴上的词语是一团乱麻,直到我彻底领悟之后,我确认无误地标注了出来。向威尔伯致敬,我对此叫做”明心见性意识光谱“。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元音老人

此图是我心血之作,准备申请专利,从没有见过如此清晰的描述,我都感觉自己是个天才:)




拉玛那:

世界是个幻相,——名相世界

大梵才是实相,——大梵即“什么都不是”的有

大梵即是世界。——有就是“名相世界”

心经:

色即是空——“名相世界即色界”的本质是什么都不是

空即是色——什么都不是的有,以“色”示现

任毅飞:

世界的实相就是世界。

十一、 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苏菲谚语是这么说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这是个什么活法?很简单,只是活着。“不属于它”,也就是“无所住”,那实际上“世间”也没有了,因为你没办法活在任何地方,只剩下活着,活着通过“正在发生的”来进行,通过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有”来实现。

这是一个没有人称的描述,当这句话被看到的时候,如果观看者已经是这么一个状态了,就无需要理解。

十二、 引用JED的话。要觉醒,就是跳下悬崖(让一切观念死亡)。 不要只是靠近悬崖,思索着要不要跳。不要读跳悬崖的书。不要研究跳悬崖的艺术和科学。不要加入跳悬崖的志愿团体。不要写跳悬崖的诗。不要去拍任何跳过悬崖的人的马屁。 只要跳下去!

十三:答时照老师

时照:请问任老师您此刻是可说还是不可说呢?什么都不是的是,是可说还是不可说?

答:当我看到“任老师您此刻是可说还是不可说呢?”如果我不对这堆“乱码”解读的时候,我是看不到任何问题的,因此我不需要回答。当对这堆乱码进行意义解读的时候,“任老师您”就会被解读为“我”,成为一个有所住的虚假身份,这个身份一旦被创造,就可以说话了。所以,从意义层面,我是可以开口说话的。

延伸下,如果你问“你是谁”

那么将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回答;二是:我是任毅飞。

什么都不是的是,是可说还是不可说?

有可能你把“什么都不是的是”当做一个“是”了,当你问“什么都不是的是,是可说还是不可说?”你已经在说了。因此还有什么问题呢?

我说的“什么都不是的是”是一个模型。是存在的一个模型。等同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是(有),虚妄=什么都不是

十四、陨灭、漂浮、无体

以上内容如果你都领悟了,那么就都可以当做屁话放入“什么都不是”了,真实的开悟要求,自我彻底死亡,陨灭,成为一个彻底的“无体”,任其漂浮沉沦,你彻底忘记,没有你;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你是谁。你甚至也不知道“活着”。而不是让你把这些思想和领悟当做一个意义又“有所住”放入我的脑袋。而是说,你的脑袋、身体、世界、观念全部毁灭,你连一具僵尸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木头人,是自我焚烧,永远地寂灭,不留下一丝尘埃。

十五:死亡将不期而遇

我知道

死亡将不期而遇

它远在星云深处

近在呼吸之间

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一念死亡

万籁俱寂

生活过的所有体验

瞬间成为恩典

澎湃动力

喷涌而出

我从哪里来

已经忘记

到哪里去

也不必在意

只知道

我在这里

真的在这里

真的真的在这里

死亡将不期而遇

我已写好遗言

可交给谁去

我像从梦里醒来

又沉入梦境

恍惚

多情

真实的世界

陶醉

沉浸

我想去哪里

就去哪里



回复编号,查看往期文章。特别注意的是,仅需回复方括号内的红色文字或者数字。


目录】或者【M】,显示目录


01】“可道即道”详解

02】我每天都在希望,希望把《心经》看到不再明白,而是呆了

03】我和你 ——又名“两面镜子”(强烈推荐★★★★★)

04】要觉醒,就是要跳下悬崖

05】雅桐聊《心经》

06】那些感觉不到这爱的人

07】WHO ARE YOU? 你是谁

08】回家、听开悟的人谈音乐

09】MATRIX商业计划(强烈推荐★★★★★)

10】True Meditation真正的禅定

11】无处可逃 (推荐)

12】芳芳同学的灵性自体解析

13】念头的旅行 (推荐★★★★)

14】自由与死亡 (推荐★★★★)

15】夏天的清晨 (推荐★★★★)

16】破局 (强烈推荐★★★★★)

17】月亮到底在哪里?又名:三十分钟明心见性 (强烈推荐★★★★★)


关于MATRIX

Matrix 是一个以“开悟”为核心话题的公众平台,平台内容以原创为主。

Matrix微信群是一个智慧流淌之地,每天都有很多新鲜在生发。


你永远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你就只是这纯然的觉知而已。觉知即是当下此念,你不可能知道此念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它在就是在了,不在呢?也是“不在呢”这一念在了。

了悟真相不是要去一个从没有去过的地方,而是发现自己早就在这个地方,只是一种认出和忆起。

————摘自任毅飞《Matrix商业计划》


任毅飞微信:ryfweixin
免费QQ群:62463022

微信公众号:matrix_2014
投稿/荐稿:ceo@chinapano.com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前所未有的《Matrix商业计划》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