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任毅飞摄,成都新都宝光禅寺牌匾
续前篇
问:
为什么“吝啬”是“给予”的礼物?
任毅飞: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橐龠(tuó,yuè):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古代的风箱)
给予会让人获得快感,这个快乐源于吝啬的压迫感。
给予的时候暂停了吝啬的克制力,心理空间变得放松,因此会有释放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和克制带来的紧张对比产生的。
压抑的逼迫感,释放了就转为世间的乐。
迷失于释放感,乃至追逐释放,制造了新的压抑。
一个吹大了的气球,气球薄膜壁会有压力。释放的过程中,压力看似减少,但这些释放的气不会消失,又吹大了另一个气球。只是此时,气球的内外翻面了。
而且,每循环一次,气球的体积增大一倍。因为泄压的过程实际是在打气,只要开始泄压,就是压力增加的过程。第一次泄压(实为增压)的压力起点,就是第一次吹大气球的压力极值。
所谓是无始无明,就是无意识吹出第一口气(二元对立思维)。当然了,这只是头脑能够理解的比喻。实际上,头脑的起点已经在不可数的某口气的演变过程之中。
无意识集聚压力和无意识沉溺压力释放(实际上是增加压力),都会伴随着紧张(苦)。
然而,气球对内部有压力,而气球相对于其自身的压力始终为零。气体在运动模式中,存在压力差,而实际上这个压力差是一种错觉。压力差的模式,是意识同时聚焦两个以上焦点,有比较之后才有压力差。实际上,气球每时每刻都只能处于一个特定的状态。
比如说气球在某个时刻只能是特定大小,不可能既大又小。
比如我们说,把气球吹大了。变大了这个事情只在记忆中,通过比较才可能出现。然而,气球此刻是一个特定大小。当这个状态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气球就是那么大。
而二元思维的模式,就是认可了气球既大又小。意识的位置只能在此时此刻,然而它创造了无数的分身,这些分身之间编织了无量之网。无量之网上的每一个元素(相),会相互拉扯制衡,这些力量会强烈地离开当下,严格来说,是一种逃离的势能,觉受是紧张。因为它实际上始终无法逃离当下,这个是锁死了的,但是这个逃离的势能和这个锁死的位置产生了对抗,因此制造了紧张,生成了苦和烦恼。
然而,不管在集聚,暂停(实为轻度集聚),释放(实为重度集聚),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气球自身的零压力,而这个零压力也是无始无终。任何时候,只要放弃目标(逃避或者追逐),零压力就可以刹那现前。零压力的位置就是永恒的当下,只需放弃逃离,放弃永远不可能成功的逃离。
对零压力的感知(对苦的完全觉受),即为妙乐,这个时候苦甜酸辣都是解脱的滋味。这种解脱的滋味是最完整、最全然、最彻底、最丰富、最自然、最源头的觉受,这种觉受脱离了一切参照物。
所以,提婆达多说,我虽身在地狱,快乐却如同在三禅天。
而达成这种功夫,只是找到这个零压力的状态,这个零压力是在任何时候都绝对存在的。既言任何时候都绝对存在,还需要找什么呢?达成什么呢?具体一点,就是每一念都用功,在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逆行,不干涉、不破坏既定成果,让已有的解脱显露出来。
每一念都如此用功,结果只用功一念。
你长命百岁,我须臾为寿。
须臾和百岁,孰长孰短?
付费学习
(点击打开)
Nianfoshish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