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烦恼


爱琴海日落(希腊.圣托里尼 Santorini)

任毅飞摄影,2016年08月21日


背景音乐,点击播放


导读

1、最怕的是没有烦恼

2、关于分享

3、蝴蝶的翅膀

4、戒与节

5、极端事件

6、精确性

(全文约8000字)


最怕的是没有烦恼


我认为自己的经验是珍贵的。是第一手资料,无论如何都有借鉴的意义。

 

但我同时也知道,如果我在乎我的任何表达和领悟,放大、泛化自己的经验,我将自食其果。很简单的一个测试就知分晓,当你在文末给我一个差评,我看到之后气急败坏,我即刻就会受到“在乎”的果报。

 

因此,今年以来文章写得比较少了,我必须清净这一部分。我希望是写文章的发心能够足够清净,我也相信只要我足够清净,那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人。如果我认为自己的文章毫无意义,显然我是不会写文章的。如果认为自己的文章有多了不起,我会受到果报。

 

所以,我将秉承着助人为本,足够清净自己的情况下,来描述我的所思所想。

 

从真实层面来说,我当然是希望你看到我的文章之后有所启发,点个赞,打个赏,这样的回馈的确会鼓励我,但我不能对此抱以期待。如果批评,我希望是认真,有态度地批评。这样的批评,也是另一种奖赏。如果是乱批一通,我将视为我的逆缘,也是我的功课。

 

非常受益于顶果法王的教导:

 

菩萨道修持的精要所在,是超越我们对自己的执着,并完全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菩萨的事业关键在心,而不在于应如何彰显我们的行为。真正的慷慨宽大可免执着,究竟的律仪可免贪婪,而确实地容忍耐心可免嗔忿。菩萨能够舍弃他们的王国、子女、最挚爱之物,因为他们以完全克服一切内在的贫乏,正准备无条件地去圆满一切众生所需。

 

很显然,我还距离这样的境界很远,但隐约看到了丝丝微光。

 

我还有烦恼,我并没有解脱,修行这么久,我只是确认了这一点,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成果。其一,任何时候,我再也没有骄傲的资本,得小心自己的目中无人。没准儿,转眼之间就“给你难看”,烦恼一来,气吞山河,有你受的。其二,烦恼让我获得了看到自己执着的机会。烦恼不会无中生有,经由烦恼,获得了精确的开示。

 

同时,我也收获了如下体验。不管你有天大的烦恼还是痛苦,都可以在一念之间融化它,并获得解脱。捷径是,第一忘掉解脱这件事;第二是勇气,承担和负责。但是你必须亲自去发现这条路,而且此路异常艰难。

 

烦恼,是最好的、最后的老师。如果你没能找到真正的老师,你还有烦恼;如果你抱怨自己没智慧,你还有烦恼;如果你看别人都开悟了,着急上火,别慌,你还有烦恼啊!是的,我们都如此讨厌烦恼,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清除。然而,只要你足够敏锐,终究会发现,只要你还有烦恼,你就有机会!

 

最怕的是什么?没有烦恼!

 

如果您没有烦恼了,您可以立刻停止阅读此文。否则,耽误您的宝贵时间了。

 

以下的部分,是由我和朋友们今年以来的对话整理而成,个别段落是直接摘取,偶有跳跃,因此看上去可能不太连贯。为便于阅读,每个部分有个小标题。

 

另外,文章既好读,也难读,这个得看缘分了。

 

再次强调一次,我并不是一个完全解脱的人,所言均有局限,仅供参考。


关于分享


之前呢,是分享停不下来。现在呢,分享很难开始。现在几乎“练就”了一些功夫,我想要说的,在还没出口的时候,就已经否定了。

 

因为,瞬间就能洞察到了其中的缘起。所谓缘起,就是当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一定有其产生的原因。当然了,如果当下没有问题,也不会去追到这个缘起。

 

我分享的这些内容,绝对层面来说都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分享,是因为我个人的某些贪欲还在,觉得我讲的这些对你们多少还有点用处。如果对你们有用,本质上是和我无关的。所以,不应该有感谢。走到现在,对我而言,因果的取舍虽然做不到比粉末还细,但这是唯一的路,方向是明确的。而且,我也从中体会和经验到了一些力量,我的这些分享,都会有某个角度。

 

我分享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和切身感悟,做的是个标本。仅仅有参考的价值,无论如何,真相不在我的任何言语里。


蝴蝶的翅膀


之前的领悟,分享等等,那些都是在为实修,或者事上修做练习。包括我们看书以及禅定的练习,等都是做一个培养,就像战士练兵为上战场一样。对我来说,在事上修,才是真正的功夫,才是检验见地是否精纯的时候。

 

所谓事上修,对我来说,就是扎实地转烦恼为菩提。

 

看到一句话,“老天让你痛苦,只为给你封神”。这里的核心实践在于对因果的通达,对于缘起的敏锐,也可以用蝴蝶效应来做比喻。

 

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转烦恼为菩提,即是:从龙卷风回到蝴蝶振动翅膀,这个过程非常之艰难。

  

最近我频繁冒出一个词,基本的理智。如果说有修行这回事,就是越来越回到基本的理智,这是一种井然有序,不费力的生活。只要一点点理智,动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那点理智就够了。基本的理智,也就是要正心诚意。造业了,自己要受。这里就必须要接受无常,我们烦恼的成因,因为要控制无常。以蝴蝶效应做比喻,我们想控制龙卷风的走向,或者扑灭掉龙卷风。然而,根源在蝴蝶的翅膀那里。蝴蝶已经振动了翅膀,龙卷风不可避免,因此龙卷风无法扑灭,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要扑灭龙卷风,那么扑灭本身就会成为另一个蝴蝶的翅膀。

  

陈思: 

这里的“想控制”,映射出背后的“恐惧”。而“恐惧”,来自于“无明”。“无明”,来自于缺乏“基本的理智”导致神经质的过度反应。

 

去除神经质的过度反应,基本的理智就“水落石出”了,这个过程,称为“止”

用基本的理智去看清那个“恐惧”,“想控制”就自然消失了,不造业了,这个过程,称为“观”。

  

任毅飞: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在交易。

爱情,到底能带来什么?

婚姻,到底能带来什么?

孩子,到底能带来什么?

金钱,到底能带来什么?

 

陈思:

你在期待什么,在匮乏什么,就误以为爱情婚姻孩子金钱甚至上师甚至修行能够带来什么。

 

 

任毅飞: 

譬如,我想要更多的钱,那么我在挣钱的这个过程里,就会承担某些业力。而,我能看清这个业力和欲望的运作之后,挣钱与不挣钱,是等价的;同样约炮与不约炮是等价的。约炮的时候,我如果没有正见,带着控制占有抓取去约,尽管会有快感,但造业会持续。看到这点,这里就发生了“戒”。对未来,对外物的任何期待,都会携带业力,可能会如愿以偿的满足某部分匮乏,但同时,这个实现的过程,形成业力的持续。因此,绝对意义来说,任何关系,都不是必须的。

 

想法和欲望是有区别的。欲望会导致想法,但想法可以不携带欲望,凭借着基本的理智,即可,欲望是基本的想法之衍生物。无法从行为上规范,什么该做不该做,因为这完全存乎一心。这个时候,是对世界的完全理解,佛说,对三千世界一个尘埃都了如指掌。我的体验里,有一个非常决绝的呈现,那就是“无情”,当然,这是对自己(也只有自己)。我说这个的时候,我当然也体验过所谓的情感是什么一回事,沉浸在造作的情感故事里,我可以自己一个人嚎啕大哭到崩溃。

 

造业必受果,行为就会拣择因果了。

 

 

陈思: 

这里不懂,“对世界的完全理解,每个尘埃了如指掌”,是指的对因果了然之后对“每个龙卷风”都知道“不过如此而已”吗?还是别的意思?

还有这个“行为拣择因果”,这里的任何拣择,不都是一个必然发生的“龙卷风”吗?

 

 

任毅飞: 

“对世界的完全理解,每个尘埃了如指掌”我说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说叫做全局观,即是在每个龙卷风中,都清晰地看到了蝴蝶的翅膀。这里,解除了所有的误会。我们的烦恼来源,基本上都是源于误会。误会什么呢?误会实际情况,或者想扭转实际情况,事实上永远无法做到。

   

陈思: 

是确定“一定有个蝴蝶的翅膀”,还是真的能够看到整个因果线的展开?

  

任毅飞:

1 、一定有蝴蝶的翅膀 2、看到整个因果的展开。最开始的去看的时候,必须在时间线上展开。但看到后面,会看到这个因果是非线性的。也就是:当下呈现之结果(烦恼),精确呈现当下之执着(执着无法在此刻之外存在,因此不需要也无法去干掉)换言之,烦恼和执着是不二的;再进一步,烦恼和智慧是不二的。这里只有基本的逻辑关系(但明白这个并不是容易的)。

  

陈思:

明白了,是心相续,而非确实有心流实存。

  

任毅飞:

“行为拣择因果”,这里的任何拣择,不都是一个必然发生的“龙卷风”吗?——这是在智力层面理解这句话,从逻辑层面来说,你的表达没有问题,任何拣择都是必然。但对因果的拣择,是“避免”龙卷风的发生,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此刻,你正在遭受果报,那么下一次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吗?这里,基本的理智会自动做出取舍。

  

陈思: 

习性反应下推动的“拣择”,就是不由自主的必然。而超越习性反应的“拣择”,就是智慧自然升起的恰到好处。这种“拣择”,也就超越了必然。是这样吗?拣择这个词,有误导性。

  

任毅飞:

对,就是这样。拣择,换为“选择”更好。但实际上到这里,是没有选择的的“选择”,具有唯一性。这就是心能转物,也就是转烦恼为菩提。烦恼是揭示,是机会。

 

 陈思: 

梦中的任何拣择,只要没醒,都是必然。一旦清明,便超越了必然。

我说的不对,梦中拣择的那个拣择者的存在,导致必然。清明或者说醒来,便是梦中人的消失。还是不对,我不添乱了,想透彻再说。

  

任毅飞:

我能理解。其实这里还是要用到基本的理智,也就是要说明白,就必须用基本的理智。你想说明白,这其实就是问题所在。因为真明白,这个想说的欲望就会消失。基本的理智会带来一个基本的否定,我们说的再好,都是绝对无用的。当然,基本的理智,也会说的非常好,因为没有欲望在,只是呈现事实本身,我这也有点绕了。

 

还不如直接把你的话梳理下,“梦中拣择的那个拣择者的存在,导致必然。”,我仅仅说“必然”这个词。必然,只有一个。

   

陈思:

用我们当年的句式来说“当不再需要精确表达的时候,那个表达最为精确”

  

任毅飞:

必然,只有一个。不管是梦中还是清醒,必然都只有一个。梦中带来烦恼,清醒带来解脱。都是必然的。是同一个机制,同一件事。因此对“必然”的描述,都是多余的。至于梦中,梦中的那个拣择,这些是解释,已经把当下这个实际情况线性化了。当下的实际情况是,我烦恼了。这是是已经在的,不能否定的。

 

这里的取舍,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以不再造新殃为上。或者是,如果有了承担,事情可能还是会继续去做,但后面就不会有恶果了。之前说龙卷风的比喻,是风暴越来越大的时候,而如果一回头,就能看到,龙卷风就是蝴蝶的翅膀。龙卷风和蝴蝶的翅膀是同一个的时候,风暴就消失了,误会解除了。对于我来说,越来越多的误会被揭示出来,这个是和我这大半年独处紧密有关。当独处感受不好的时候,有些抓取就自然呈现出来,比如在前妻身上的依赖,占有欲等。

 

还有一个感受是,当下实在太精确了。因为精确,获得了静定和心安。不过,这是由于分享之需,才这么说。我要说的那个精确,是不包含分享的欲望的。因为分享的这个欲望一起,马上就能觉察到那个缘起。

 

就像冰雹落在水里,转眼化成水。

 

说精确,还有一层意思。什么都不要做了,如果一做,就破坏了这个精确。譬如分享,是不需要的,不是理论上的一个知道,而是,不需要,就是不需要了。这个时候,自然会做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感悟,见地、进步、成就,烂在肚子里,带进坟墓里。

 

当然,这只对我而言,并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因为这样做,是我最好的不再造业的方式。

  

现在慢慢觉得,我每时每刻都要做“无事”。

 

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里,基本都会带着某种执念,也就是第一念有问题。一旦第一念执着了,那么后来会愈演愈烈,直到深渊或者龙卷风中的时候,难度就加大了,付出的代价也更多。

 

而成熟的做法,应该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不戴其冠,乐受其轻。要做点大事,肯定能承受所有的困难,而在一开始就能预计。那么,所谓的冠,也不是冠了。那只是“重”的另一个说法,只是外边人误认为冠。譬如我们对佛陀的崇拜,敬仰。任何敬仰,都会阻碍真相。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度。

 

对于解脱,静定,我是摸到一点门道了,最核心就是去做。在任何一个纠结烦恼痛苦难受的时候,去看,这里都有资粮,百分百的,直到看到最初的第一个执念,那么真正看到了就会带来行。譬如,我现在也在慢慢放下我的见地,我的那些“精辟”的论断。

 

戒与节


引用一句话:“当你真正的明白因果时,便不会再对无望之缘抱有期望,对已然成为定局的事,不再排斥。”

  

由此而来,戒与节,成为我生活的主题。慢慢发现,很多年以来,心念的流转是非常粗钝的。

 

这么说,也就是现在能比较细微地觉察。会发现一天之内,有无数的轮回。之前,可能会有比较激烈的事件,比如强烈的冲突,棘手的事件等来作为缘起,来警觉到事件的缘起,而现在,在看似平静的状态之中,仍然有无数的“小轮回“在运转。在事件进展到冲突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的“预备冲突”、“预备小轮回”在推进。以我自己为例,我之前总是在分享嘛,包括公号发文章,包括组织群内活动等等,事实上,那些是“错误的目标”(抓取认同,获得赞誉),折腾完了,我的烦恼一点没少啊!如果在事情之前,多一点觉察,就不会有那些事。错误的目标,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呢?

 

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无事之事”,所有认为有用的东西,都是“无用之用”。只要执着于任何一丝个人角度地言行,那么必然有果报呈现。在所有的关系中,我多了一分警觉。任何一种黏粘的关系,终究会失去。以前,我看到一个真挚的人,见地不错的人,我是非常高兴的,甚至会有浓烈的情感体现,恨不得这样的朋友能够天长地久。可是越往后,就会发现,自己添加的不如实的投射,迟早会显露出来。加的越多,越深,溅起的水花就会越大,果报越多。

 

那些曾经打得火热,而后分道扬镳的人,想想看。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些某种利色权谋,只是未必当时知道。根本原因,是无法分辨,无法看清彼此。如果我们抓取过认同认可,那么形成的拥趸和粉丝会是一个错觉,他们会离开,自己会失望。

 

如果一开始,就是至纯至善,不带任何心机、期待,不黏黏任何讨好恭维(包括是衷心的称赞和美誉),那么就不会有意外发生。自己的样子,自己清楚。这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免除经由外在的投射而当真的情况。

 

任何一种欢呼雀跃的遇见,其中必然蕴含某种不如实,皆是自己心中某个空洞,渴望被暂时的虚假满足。

 

 

这种满足,毫无疑问会带来快感。这种快感会深化这种情形的渴望,固化需求,成为追逐,堕入轮回之坑,然而追逐必然失败,那如何“避免”此等情形呢?当然,说避免,实则是因为对轮回的深入洞见之后,自发的行为。必由之路那就是“戒”。

 

戒,在事起之前,就已经看到了结果。而不是等结果出来之后,再去后悔。但在“戒”还不深入的时候,实际上,“戒”是混杂在事起之前和结果出来之后的。事起之前的“戒”,表现形式是“节”,一个美女唤起我无尽的爱恋,一个轻松挣钱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等等,此时要“节”,节制,节约。具体点,节笑、节哀、节乐……。如此会培养清净心,可以不再造新业。

 

对于结果(一般是不好的结果,带来烦恼痛苦的)呈现之后,那么不是后悔,在后悔之前,会有一个“受”,因为后悔也是对受的逃避。佛法讲忏悔,容易误解为后悔,忏悔不得法,也是造业。这里,正确的做法是,受之即是忏悔。因为之前造业了,现在要受业,这个忏悔才是实在的。业力不会凭空消失,承受业报,才会消业。

 

受之,不是生忍。乃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结果的缘起,受之(实际上难度比“生忍”更大,难度在于发现是“不得不受”,不再逃避),则无后悔。而是对自己所造业的承担,承受的一份坚韧。

 

对于戒,如果用功,就会发现:无事,无用。对于我自己来说,会发现攀援心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攀援心就是自我。心中缺啥,就会粘上啥。

 

没有烦恼,就没有修行的机会。有烦恼,修行才有可能,才有入口。

 

说真相,说真理,说成佛,都是因为有烦恼。对于刚才讲的戒、节,实际上都是在借助烦恼,善用烦恼,是对烦恼价值的完全利用和开发。通过自己对戒的修习,我能看到任何渴望的,追逐的,其中的根源是什么,比如,当我想女朋友的时候,我到底在想什么呢?我会有一个结论,没有什么比“无用”更有用。发现“无用”是一个极致之后,对于各种有用,自然就会放下.

 

之前我在公众号写了不少文章,追逐的是独一无二精准的表达,精准本身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表达欲本身,且认为只有自己有这个能力。现在,在我最深的感受里,确确实实地体验到一个字都多余,可为什么要继续说呢,就是因为当初这个惯性还在继续。之前错误的目标,会加足马力向前跑。

 

不过,就在写本文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惯性在减弱。即便是我继续写文章,但并不是惯性的作用。

 

在最深刻的层面,确实,人这一生,除了失败,无事可做。但在现实状况里,我们(或者我自己)是没有完全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的。也因此,我们并没有停下来,这我们实际的样子,我们也不能生硬地去谈超越。去超越,马上又进入一个新的轮回,稳妥一点地,就是发现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别想什么超越。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然后以此作为基础用功,戒与节。我们不能把对真相的“理悟”作为一个目标,譬如去想象“一个解脱的人,一个无我的人”等等,对我而言,那些人是不存在的。我清晰地知道自己还是很混乱,生活还不清明,还有这么多的执着和抓取,我只能以此为基础,我再多的领悟,我口吐莲花,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慢慢地,为了减少惯性。我也造了一些“刹车片”。比如,我制定了一些规则,任何时候,不要说别人坏话;任何时候,不要“不请自来”去指导别人。

 

最深的层面来说,天机不可泄露,因为“泄露”即是造业(天机并不存在),最终救赎自己的,只有是个体本人。我甚至认为,佛陀,以及所有的高僧大德们,圣贤,都是后人添加的光辉。起码,只有他们以渡人者自居,那就是造作了,。

 

我不是否定这些圣人,只是说,添加的光环是站不住脚的。借助圣人,说他们如何伟大,或者否定他们,都不是如实的了,因为起点就是一个分裂。譬如我要分享什么,我会认为你们在我之外,我才有这个必要,分享的起点也是一个分裂。


极端事件


今年经历过一次极端事件。那个时候真正体验了孤独无助,无处可逃,自己必须完全承担。那个时候心理几乎崩溃,身心混乱,上吐下泻。那个时候,想想自己所为修行悟道以来的各种领悟,文章,全都是狗屁。什么才是平凡,什么才是简单,在那个时候才真正体现了出来。

 

这里,我用文字很难表达当时的那种极端的感受,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从那以后,一种基本的简单就伴随着我。我注意到,好了伤疤忘了疼,几乎是人之天性。面对这样极端事件的大伤疤,我们可能会容易记得。但每天循环无数次的小伤疤就选择了忽略,对我自己来说,不得不面对每天的精微的起心动念,只要是有悖于“基本的简单”我就能比较迅速地认出。当然,实际上,这里是用到了“基本的理性”,如此,生活才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道场。在生活中修行,从一个纯粹的道理,变成一个事实。

 

引用创巴仁波切的话说,“仿佛你的生活感觉就像是串鞭炮,而你正等着那个爆炸来临。”因为有了承担,鞭炮的爆炸杀伤力,就转化为清净自身的能量,有了戒,就不会再怕烦恼来袭。善用烦恼,获得清净的机会,如此似乎就有了等待烦恼出现的兴趣,对待烦恼的态度,正如迎接上师般的喜悦。



精确性


对于现在,我修行的唯一工具,就是借助烦恼本身。任何一个烦恼来临,我都知道机会来了。我会去“复盘”,会看到之前是如何一个念,导致到目前的状况,真正看到这点的时候,因为“因”在自己这里的,当下的烦恼是精准无误的。所以,烦恼就成了智慧的化身,看到烦恼的精确性,就是看到智慧本身。然后,就要在后面的起心动念的时候,避免种下那个因,此为“畏因”。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是被无明赶着走的,经由烦恼,在混乱的局面中,去找到线索。如此,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因为唯一借用烦恼,所以对烦恼就会很敏感。以前,只有大事件来临,很痛的时候才去觉察,但现在,回发现非常细小的轮回,会在一天之内,一小时之内,都可以发现很多的轮回,如此去研磨。注意,不是我要去发现多少轮回。只是烦恼起来的时候,才去发现,没有烦恼的时候,我是完全不管的,但只要烦恼一起,就能知道。甚至都不用“复盘”,直接觉察到烦恼和贪心同时升起。


 (正文完)



广告:(我业余做的一点小生意,点击标题打开)     纯天然乳胶床垫  



关于MATRIX

Matrix 是一个以“开悟”、“生命真相”等为核心话题的公众平台,平台内容以原创为主。更多地,是任毅飞和朋友们对真理探索之路上所做的笔记,作为一个并没获得完全解脱自在的人,所言内容均有局限,仅供参考,也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你永远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你就只是这纯然的觉知而已。觉知即是当下此念,你不可能知道此念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它在就是在了,不在呢?也是“不在呢”这一念在了。

               ————摘自任毅飞《两面镜子》


任毅飞微信:ryfweixin
免费QQ群:62463022

微信公众号:matrix_2014
投稿/荐稿:ceo@chinapano.com96微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