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修禅宗应具备的见地-----作者:…
分类: 老婆心切
日期: 2010-03-04 09:53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6d8dd0100gww9.html
初修行、欲参禅而明心见性的人,有些知见不可不明;不明或建立了错误的知见,则很有可能你之所行和你之所求适所以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第一个要建立的知见,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参禅明心,旨在究明你自心的实相,从而得知原来我这颗心就是一个无尽的大宝藏,我不从此悟入而开发这无尽宝藏,却向外去寻求逐觅,这不是很颠倒的行为吗?你向别人求助,明眼宗师也只是告诉你,你自己的东西,得靠你自己去发悟,从别人言辞当中求知求解,这都是没有出息的做法。所谓“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此语,足为我等警戒!

第二个要建立的知见,是有求不如无求。
人有求,这是一种从生下来就逐渐积淀而养成的习惯了;因为心向外求,于是错失本来,于是总有不足之感;等到你不求世俗之物了,又转而开始追求佛法、智慧、神通、玄妙,那么,你只是换了追求的对象而已,心有所求的方式在本质上还是没有改变的。这种修学佛法的方式,本质上是错误的。因为一旦你心有所求,就总是望有所得,而事实上,凡能得到的东西,终必失去,只有本来的东西,你既不可能得到它,也就根本不会失去它。它不是你去求得来的,所以,你为什么还要心有所求呢?心经所谓“以无所得故”。无所得,则亦无所失,于是本来一切俱在,我何曾真有什么不足?!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此语足为我等参禅人的圭臬!

第三个要建立的知见,是有心不如无心。
因为有心,所以我们总要建立种种知见,又在这种种知见当中辨别是非,横生爱憎——顺我赞我者,我则心生喜爱;逆我毁我者,我则心生憎厌。这憎爱之心,源于爱根;见解之立,基于我见。我相、爱根,交相为用,则无明用事,烦恼不但不除,反而重增障惑,是故有见皆是妄,无心始近真!僧璨大师《信心铭》开宗明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超脱憎爱,心无拣择,是超离我见,堪破爱根的先决条件!当你的一切知见之心都停歇下来,你会发现,“我”没了,心没了,但并不是断灭的境界——本来的寂灭而灵灵的境界就自然现前了。至此,你方深信佛陀所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所以,聪明智慧,总不如一个“愚”字。愚到极处,识心尽销,而一段真光自然发露,你方明白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第四个要建立的知见,是任纵心行非道。
很多人自诩通达,恣意发露习气,以为这就是禅宗的“任运无碍”,实则却不自知识心尚未灭尽,只是这识心所起一见之下的盲行妄作,是一种不自觉的造作;自家有病不自知,还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不是方家作略。这实在可悲可笑亦复可叹!先达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圆觉经》中佛陀开示修行人要知、要防“作”“止”“任”“灭”四病。这四病之过,过在有心作意造境。须知你之本心天然如此,不假修添,圆具万法,不曾欠缺。凡你所能修造得成的,终究必落空亡幻灭!这任纵自心习气的做法,也正是妄心用事、造作境界的一种表现。真了悟通达的人,决不作此等见解。道信大师说: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立?若你真识心达本,还会有一个自诩通达的“人”在吗?还会有这种见解成立吗?那时你之所行,无非是真性自然流露,所谓缘起即现,缘息即寂。赵州吃茶,庞蕴运水——哪有个什么狗屁“通达无碍”?!见解本来无碍,是你抟取,转成障碍!如此见毒入心,还不知自悟,则是褔薄之人,纵然佛祖再世,又能奈你何啊?所以,此时关键还在于自诚自明,方能超越呀!黄檗禅师日常礼佛,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常礼如是事”。他也只是随缘做好一个僧人的本分事,何曾说自己通达得不得了,所以佛也不用礼,戒也不用持了?凡逆行之达者,必有其当行之因缘,他行之之时,何曾有个什么自诩通达的见解在心?真诚为道的人,当仔细搜检自心。
评论:

  • 淘宝皇冠大全2pa5:好啊,法无!
    愿我的祝福变成你远征时解渴的清泉、烦恼时甜蜜的安慰、胜利时庆功的鲜花...
    [2010-03-11 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