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恩无限答幽然师兄问
分类: 老婆心切
日期: 2012-03-27 00:10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6d8dd0102dxny.html

幽然师兄问: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关于憨山大师这段话,末学有些疑义,可否请佛恩无限师兄为我释疑:
顿悟之人,不是已悟得本具清净之性吗,为什么还需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这与教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是不是一样?

佛恩无限师兄:呵呵,幽然师兄,我刚看到。

师兄所问,这顿悟渐修者,非六祖言最上乘。此顿悟已彻再除习气,好像是《华严经》中有比喻如空酒瓶中,虽然已无酒一滴,但味道未除,待得日久,味渐消除至无味。你能理解吗?

未悟的人关注怎么悟,无论怎么关注,都没办法悟,因为全凭知解想象,都是假的,你看他好像总是说得相似,转眼却又迷了。这个原因,重点在业障。做个比喻,比如你喜欢吃一样,不喜欢吃另一样。这个反差越大,业障就越重,你悟的也就越难,因为习惯了两边,怎么都不理解佛经真义。所以,这个阶段,严持戒律,信解行坚持不懈加深会帮助减弱这个反差。

悟了的人关注别被妄念转走,他也有烦恼习气,可是他知道这个习气是虚幻的,有办法处理。就像一面墙倒下来,你把它推起来时很难,可推过了九十度,后面就容易了。过了这个九十度,就好比悟了。慢慢的随着你的心力渐强,烦恼也就越来越容易控制了。

比喻,解说都是帮助的法,可不要执此言句过深,味道会了即可,剩下的要靠你实际去检验,自己经验的东西会信不过吗?所以,要脚跟站得稳,必须在日常生活里去落实。

论坛也一样,你看有的人认为怎样说也是知解,没用的,这正说明他是夸夸其谈;有些人可是真在这里默默的学习,实践,那么每一天都会有帮助的。所以,同一个论坛,随着每个人心不同,他看到的论坛也不同。佛心看论坛是净土,凡夫看论坛是六道。

 

幽然师兄:为了不为难佛恩无限师兄,末学在这里自我回答上述的问题。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所谓妄想就是“幻”,而智就是“觉”,对于一个顿悟自性的人,对于离幻是没有渐次的,也就是妄想不是慢慢离,然后再慢慢觉,而是离觉是一不是二,以白话来说,就是只有一百分要不然就是0分,没有六十分或七十分。

佛恩无限师兄:你这样解释是你的摸索,不是这样的。

佛法各门路,路径都不同,有些有很细微的差别。就说禅,就有多种。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达摩印心,六祖传法一路,为禅宗正脉。

你希望了解的顿悟疑惑,可能差别在这里。如《六祖坛经》中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见这一脉的宗旨。

这个顿悟,是悟得没有疑惑。修即是不修。这个被称为最上乘,难就难在这里。这个悟后,也需要除习气,你看六祖在猎人队十五年。这是方便说。真实说,它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除或者不除,也没有需要除的,自自然然的,你说他修还是不修呢?若说修个什么法,是连这最上乘悟也没有悟到。

所以,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并无虚言。只是后人大多不悟,理解不了这个法门,才说顿悟渐修的。

宗门教下,所用法门不同。但都是佛说,殊途同归。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个法门。会得最上乘,你才了解无诤,随缘解缚而已,诤个什么?言语不契,合掌令欢喜。人人皆有自性,都是未来佛。你会得早一天也是这样,晚一天也是这样。

他不认为这个世界有任何不妥,有任何问题,有什么需要改进,没有这些。他看你的问题,就像看自己的问题一样,所以他能看见你看不见的问题。所谓随缘,是随你的缘,你问他就有答,你讲他就听着,他没有什么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坚持!这样你首先是喜欢,这也许就是缘分,另外,也会更容易理解,第三,是更容易坚持。剩下的,就是享受佛法的喜悦。把这种喜悦跟更多众生分享。祝福幽然师兄!

 

佛恩师兄老婆心切,希望拙无师兄看到此文后有所受益!             

                                              南无阿弥陀佛!



评论:

  • minlinfong:枝枝自相映,叶叶相互将,幽然问佛意,祖在花里眠。[2012-03-27 07:46:33]
  • 住无观无鈫捨尬抟辔:呵呵眼前出没者,一出即没未习定故也。眼前即是者岂非定之功?不可谓其非法而弃之不顾。若言定处即慧便是非非法也。病处即药也!若执俗为佛智,大忌也…[2012-03-27 09:17:04]
  • 住无观无鈫捨尬抟辔:俗智非佛智[2012-03-27 09:18:35]
  • 住无观无鈫捨尬抟辔的评论有1条留言:
  • 拙无:
    末学说也说得,解也解得,只是一事未在,故而忧患。
    道理是这样,说是好说,但绝对做到。何以故?若不达圆成实性,绝无可能离却遍计所执。虽然勉力,未免失力。[2012-03-27 12:32:47]
  • 拙无:虽然如此,还是感谢法无师兄![2012-03-27 12:33:44]
  • 住无观无→无无亦无:可思可议是俗智,因有俗智故有佛智。含灵寂照一像而已,若无文字将以何名、、、[2012-03-27 1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