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禅茶:碧碗茶香清瀹乳,红炉木火生暖烟
径山位于浙江临安、余杭之间,属天目山脉东北峰,为堆珠、鹏抟、宴座、凌霄等群峰环抱。据传,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僧人法钦在宴座峰结庵,后建成径山寺。陆羽流寓江南时,曾在径山一带考察茶事。王敷《茶酒论》云:“越郡余杭,金帛为囊。”苏东坡曾三上径山,并留下《游径山》诗赞。
径山是“日本茶道之源”。宋时,径山寺盛行“茶宴”,并且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规则。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和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圆尔辨圆、南浦绍明先后嗣法于径山寺,归国时,带去茶典和茶道具,并在东瀛传播“径山茶宴”和“末茶”之法。
北宋叶清臣《述煮茶泉品》赞径山茶:“茂钱塘者,以径山稀。”南宋释咸杰有:“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和“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等诗句。吴自牧《梦梁录》则云:“径山茶,采谷雨前茗,用小缶贮馈之。”
明初谢应芬《寄径山颜悦堂长老》诗曰:“每忆城南隐者家,昆山石头径山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言:“盖西湖南北诸山及渚旁邑产茶,以龙井、径山尤驰誉也。”又据《临安县志》载:张京元游径山,赞“泉清茗香,洒然忘疲”。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杭州有龙井茶、天目茶、径山茶等六品。”刘源长辑《茶史》“两浙诸山产茶最多……临安之径山、天目,皆表表有名。”陆廷粲《续茶经》引《浙江通志》:“杭州钱塘、富阳及余杭径山多产茶。”
另据余杭旧志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里山坞,出者多佳品,凌霄峰尤不可多得……开山祖法钦师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
径山茶,又名径山香茗、径山毛峰。1978年恢复生产,属烘青类绿茶。
2005年孟春,余杭友人亲自上山采制径山茶,并惠赠笔者一小袋灵霄峰明前径山茶,形卷曲,细嫩显毫;色绿翠,茶香清郁;汤碧莹,滋味清鲜。其后,每逢春茶上市时节,笔者均会收到该位友人惠赠的径山茶,一段径山茗缘,由此缔结。
同年,笔者赴双溪问陆羽泉。在杨柳岸边,沐浴晓风,品试径山茶,仿佛清金虞《径山采茶歌》“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之意境。
去岁,与友人一行赴径山探寻茶事,游览了兴圣万寿禅寺。在藏经楼附近,发现一口“龙井”,传说唐代法钦和尚就是在此井边栽种茶树的。北宋蔡君谟游径山时,曾汲龙井泉水煮茶。苏东坡在《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诗中题注:“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因为杭州西湖边亦有龙井,故径山龙井又名“小龙井”,泉水甘白,清澈可鉴,想来瀹茶甚佳。
径山寺后,有一片茶园属于庙产,每年有少量径山禅茶出品。但据了解,宋代风行一时的“茶宴”,已日渐式微。
笑按:题图为余杭径山万寿禅寺。
上传图片:[/url]

径山茶园
上传图片:

[url=]径山“龙井”[/url]

兴圣万寿禅寺御碑
上传图片:

[url=]径山寺一隅[/url]
上传图片:

径山茶山
上传图片:

[url=]径山茶茗[/url]

径山农家茶
上传图片:

[url=]径山禅茶:)[/url]
上传图片:

径山,晨曦
上传图片:

木樨,清茗
茶之“三德”
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
茶之“六度”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