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当个什么?
分类: 法义论辩
日期: 2008-12-15 17:20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6d8dd0100bicv.html

俺休假之前,曾与某位仁兄就“末后句”的问题有过一场小小的争论,那位兄弟的话是如此说的:“无论是座上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亲证那本来清静,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的空性;还是明白了本来清静,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的道理,都不算开悟,只能算是’如来禅’,只有当下承当,平等无滞,才算是开悟。’末后句’、’祖师禅’都是勘验当人是否承当,承当了就是开悟,就是法身成就。当然承当要依理承当,依证承当。”这位仁兄平日里对自己的见地充满自信,但实际上见解是很糟糕的。彼于末后句、如来禅、祖师禅的谬误暂且不表,单说这开悟与承当一节,即颇不着调。
衡量一个人是否开悟,要看他证没证根本智;辨别一个人悟得彻不彻,须看他起没起后得智。根本智于初地始证,后得智要在佛果乃圆。根本智是自生智、自然智,悟即当下悟,没有什么承当不承当。后得智是思择智、观待智,从妙明心谛观法相的林林差别而起,唯自识自肯乃始起兴。根本智从证空性而得,空性者,心性、法身、法性之别名也!故证空性既是证法身,证根本智。说亲证空性的人没有成就法身,就象指着太阳说那不是日头一样幼稚!证法身则必起后得,明白本来清静,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的道理,即是后得智。说根本与后得智慧都已经证到的人还没有开悟,就象站在日影里说白天还没到来一样可笑!
寻常所谓的承当,非言根本,乃说后得。法界无尽,众心千殊,根有利顿,机有速迟。胆大者窃天下尚不为惧,胆小者拾束薪心亦怀忧。证悟实相后,并非人人都可合担承当,归家稳坐。对自己还有些犹豫,有几分信不过,总觉着里边的事不应该如此简单,一定还什么希奇的东西自己没见到,不敢承当直下彻底承当的事,原本也是有的。但那是后得位的事,与悟空性、证根本没关系。就好比个穷小子走路时捡到个金元宝,虽然也心知那是金子,但总还有些吃不准它的成色到底足不足。这种怀疑、犹豫只影响宝贝的使用价值,而不影响它的自身价值,金子就是金子,不会因你的怀疑而变成黄铜。证根本而不敢承当后得之人,只是暂时遮障自己的后得智,影响后得位的受用。这种人你只能说他悟得不到家,承当得不彻底,却不能说他根本未悟。他日若能值遇善知识随缘点化,相机接引,很容易就可以合担承当,归家稳坐。据说老财当年就是捡到个金元宝时自己吃不准,后经牧牛老人慧眼一鉴,方才放心大胆收入怀中,而摇身一变成为财主的。
讲依理承当,依证承当,这话没错。承当个光影,承当个概念,肯定不是正确的承当。可要说亲证空性还不叫依证承当,明白了由空性所显之真如妙理还不算依理承当,我实在不知除此而外还有什么理、证能做为开悟的依据?!一个连何为亲证,何为承当,如何是虚假承当,如何才是正真承当都搞不清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获得了真实的证悟。而且我完全可以肯定,在这个坛子上有这般见解者绝非一个两个,还有许多人对承当一事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所以今天想闲扯几句有关承当的话题,万一哪句能让您听上去耳顺心也顺,就你也幸甚,我也幸甚矣。

讲到承当首先应该知道,凡事皆有其体、其相、其用,佛性亦然。何为其体?空性;何为其相?光明;何为其用?解脱。如实如量“承当”的前提,就是要证其体,识其相,得其用。承当于我人见性一事影响致关重大,正确的承当可以让人跨入涅磐之门,受用解脱之果。错误的承当则不但贻误当人之法身慧命,更有可能错落因果,招下无边祸殃,故先贤今哲于此皆谨之又谨,慎而又慎。
承当的关键是空性,正确的承当来自对空性正确的体悟,证悟空性则必获光明,必得解脱。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有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俺现在把它改动为正确的空性都是一样的,错误的空性则各有各的错误。俺从小到大只遭罪,没享福,什么是幸福俺不知道,什么是不幸俺可门清。下面俺就试着分析分析哪些空性是不幸而非幸福。
世人对空性的错会与误解虽然数量甚多,择其要者则有四种。其一,以万法无自性为空性,小乘行人多是这种见解。世尊在小乘经典中宣说的是析法真空的缘起观,用解析的方法证明一切法并无实有之自性,以破众生对自我的妄执。小乘虽然不承认万法的独立自性为真为实,但认为能生万法的四大种为实有,因而只能树立少分不了义的法空观,而无法建立圆满的空性见。只证人无我与少分的法无我,而不能证彻底究竟之法无我。所以世尊在《解深密经》中说,声闻、独觉所获之转依不名法身,而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经上还说由析法所得之空是最低劣的空性见,经这种见解无法悟达大乘的胜义空性,所以大乘的空性是不通小乘的不共果证。
其二,以破尽一切概念上“有”的虚妄分别为空性,部分中观学者常犯此类错误。中观本身是大乘究竟了义的空性见,中观学人的问题不是出在宗派的见解,而是来自机械的思辨方法。中观是以破敌立宗的,敌之所立即我之所破,自续派用离一多因,应成派用非四生来破除世人对“有”的虚妄执著,用只破不立的方法引导你证悟胜义空性。打个比方说吧,水本来是无味的,如果你想知道水是什么味道,世人总会千方百计给你安立个无味的概念,让你从概念去建立对味道的认识。中观则不如是,他不说什么味道是,只说什么味道不是—不是甜,不是咸,不是酸,不是辣,不是苦,不是涩。总之,凡是你能说得出来的都不是。你说他这样讲对不对?当然对!但问题是水虽然无味,却还有个无味之味在,这个无味之味才是水的真味!但是这个真味只能用舌头品尝到,而不能靠意识思量到。
空性无量,既不能被立,也不能被破,却可以被你的真心所知,法眼所识。中观并不否认这个离言之知与离情之识,但对之不做言诠,因为一落言诠即乖真义,即与自宗相违。所以中观本身只能破似空性,不能立真空性(任何人也同样不能立)。他的本意是要让你亲尝无味之味,但他提供的方法只能指引个方向,提醒你往无味的路子去识取,而不能把无味之味合盘端到你的面前。用计度分别的心去思量出个非分别的意境,最多只能获得思择智与抉择智,而不能证悟自生智与自然智。同理,不但中观拿给你的不是真正的空性,《大般若经》上讲的二十种空,也都不是真正的空性。注意!并非于佛不是,而是于你不是。
道属悟,不属知,看饼不能充饥,望水不能止渴,中观的见解也不能代替实际的修证。所以,历来习讲中观的宗派都反对单纯的闻思,而要辅以相应的观修法门,以期悟入真实的空性。可而今总有些望文生义之徒偏喜欢寻前人的舌头路,钻古人的故纸堆,没完没了地死抠义理,空谈名相,以为如此即把握了空性,以为只要通达了概念熟记了要领即证不证悟没什么大的差别。呵呵!看来画饼充饥般的痴汉,什么时候也都是大有人在的。
其三,以为在万法之外别有个空性。在有些人看来,法界是生灭的,空性是不生灭的,不生灭的空性与生灭的法界之间的关系,就象虚空与宇宙中的天体一样。有的人就曾经说:佛性之于我们,就好象空气与我们一样。是呀!宇宙生时虚空未曾生,天体灭时虚空也未曾灭,人静时空气未曾来,人动时空气未曾去,这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东西难道不是空性吗?当然不是!不道彼不空,只是这对待之空却不是如来家的空性。前边的第一种空性见虽然低劣,但毕竟还是一种合理的见解,第二种空性见虽然不能代替真实的证悟,但毕竟还是一种正确的见解,而这种恶取之空性见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邪见!据说一不小心掉进黄金窝的野干,就常做这般见解。呵呵!
其四,以为在心之外别有一个空性。还有些人只看见自己的心相、心用是有生灭有来去,不知道自己的妙明心性本无生灭;只知道心未生时空性已生,心已灭后空性未灭,不知道心性无相非生灭法,非动摇无去无来。譬如糊涂村里从来没见过镜子的痴汉,见到镜子的影像随着光明的去来而时生时灭,妄以为镜子也在那里时生时灭。此等痴人亦复如是,不知空性即心性,人人迷昧于妙幻之森罗,不知心性即空性,个个怅惘于湛寂之空灵。总在法外求心,心外求性,变着法的向心外求取、寻找非生灭的空性。当然了,这种恶取之空性见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邪见。
如果你有这四种中的任何一种见解,把它当个宝贝去承当,我要说:你还不曾拥有幸福。

既然您和我一样,都日思夜想地盼望着幸福,就应该极力远离错误的承当,而争取正确的承当。正确的承当即是成道,即是证果,证果则必显德。证体之德叫法身德,以空性即法身故;识相之德叫般若德,以光明即般若故;得用之德叫解脱德,以受用即自在故。复次,法身德又叫定德,以心性非动摇故;般若德又叫智德,以智光常遍照故;解脱德又叫断德,以有漏诸苦渐伏断故。愿诸君各自努力,人人早日承当,早断烦恼,早证菩提,早成圣道,早证佛果,早日获得幸福安乐!


评论:

  • 常明居士: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禅悦人生”由“常明居士”加为精华博文!
    [2008-12-15 18:55:54]
  • 安修居士: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修佛品易”由“安修居士”加为精华博文!
    [2008-12-16 08:30:18]
  • 陈朝华: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北面海佛教”由“陈朝华”加为精华博文!
    [2008-12-16 09:40:32]
  • 踏沙采浪: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以戒为师”由“踏沙采浪”加为精华博文!
    [2008-12-16 10:00:36]
  • 心宁: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由“心宁”加为精华博文!
    [2008-12-16 11:30:34]
  • 肖柯:恭喜!您的图文被推崇为经典作品。感谢您大力支持!愿共同抢救弘扬即将湮灭的传统艺术!
    ★★★★★≡≡≡≡★★★≡≡≡≡★★★★★
    ★『中国禅画艺术研究』【加精】 欢迎回访 ★
    ★★★★★≡≡≡≡★★★≡≡≡≡★★★★★
    衷心祝愿您吉祥如意!
    [2008-12-17 13:00:37]
  • 双人行999博客圈: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出于污泥,濯而不染”由“双人行999博客圈”加为精华博文!
    南无阿弥驼佛![2008-12-17 19:00:41]
  • 双人行999博客圈: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佛门弟子汇”由“双人行999博客圈”加为精华博文!
    南无阿弥驼佛![2008-12-17 19:15:33]